当前位置:烟花忆>女生耽美>金氏钗黛—解红楼金书>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冒家的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冒家的事(1 / 3)

在清朝初期,皇帝追封皇后以后,要推恩外戚,晋封皇后的父亲为一封公,而孝献皇后董鄂氏,顺治这么宠爱她,她的父亲鄂硕却未能获次殊遇。

但在1656董小宛要以颚硕之女身份入宫时,顺治即提拔颚硕为内大臣。而且已经年过半百的鄂硕迎娶了刚刚十五六岁的宗室之女爱新觉罗氏。这应该就是顺治许给他认董小宛为女儿的条件。

所以说这个父亲是假的,董鄂妃一死,也就没必要再推恩于他。

董鄂妃还有一个名义上族妹,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的女儿,也在宫中,生前倍受冷遇,连个封号也没有,却在顺治死后,被孝庄太后迁怒,为顺治殉葬,才被追封为贞妃可以说倒霉至极。

可见这个妹妹也是假的。

但是其实董小宛有一个亲妹妹,名字叫董年。

《板桥杂记 》中有记载:董年,秦淮绝色,与董小宛姊妹行,有艳冶之名。

时人张紫淀作《悼小宛》诗中有:“美人在南国,余见两双成,春与年同艳,花推月主盟。”

诗中的“年”,即指董年。“月”,就是前文提到的王月。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也写到:

“姬有妹晓生,同沙九畹登舟过访。见姬为余如意珠,而荆人贤淑,相视复如水乳。群美之,群妒之。”

意思是董小宛有个妹妹晓生,这大概是董年小名,和别人一起坐船来访,见到冒辟疆很宠爱董小宛,而冒辟疆的妻子也贤淑,互相相处融洽,都很羡慕嫉妒。

所以为什么曹雪芹要写冒辟疆家事呢?因为曹家抄家,和冒家有很大的关系。这中间就关系到董小宛的妹妹董年。

前文讲过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脂评说伏全书四件大事,其中第一出戏是《豪宴》,出自《一捧雪》。《一捧雪》讲的是莫怀古因家传玉杯遭致权臣迫害的故事,脂评伏贾家之败。

都是遭权臣迫害,那么《一捧雪》和《邯郸梦》岂不重复了?其实《一捧雪》还有一个不同处,就是这出戏里有李代桃僵的情节。

莫怀古被强索玉杯时,曾以假杯取代。

莫怀古被拿获要处斩时,忠仆莫诚代主受戮。

雪艳嫁给汤勤,亦是假的。

雪艳让我想起红楼梦的艳雪图,所以薛宝琴亦是董年。

因此《一捧雪》影射贾家之败是因通灵宝玉被迫害之外,还是因为李代桃僵的缘故,这里面也涉及一件宫廷秘闻。

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深受康熙宠信,其母孙氏,也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曾在宫里做康熙保母,被封一品夫人。

康熙南巡住在曹家时,曾当着众人说孙氏“此吾家老人也。”当时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亲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

康熙如此亲近孙氏,这其中有一个缘故,就是其实康熙是冒辟疆和董小宛妹妹董年的孩子。

董小宛在硕塞府的时候,把妹妹董年接进京中,这时董年已经怀上了冒辟疆的孩子。

后来佟佳氏生下一个女儿,董年生下一个儿子,由曹寅的母亲孙氏和李煦的母亲文氏一起,把董年生下的儿子抱进宫,和佟佳氏生的女儿做了调换。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康熙。冒辟疆才是康熙的亲爹。

所以《红楼梦》里,开篇以宁国府影射皇室,就设定贾敬不是宁府亲生的。

这件事康熙自己也知道,当年他曾经微服私访到如皋认父,在如皋水绘园西堂同冒辟疆见了面,还亲书了宋代朱熹《濯清亭》诗:“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

“熹”和“熙”既同音又同义。“朱熹”,意即“朱氏康熙”,等于承认自己是大明遗老之后。

时人在如皋三台山建造了皇亭,将康熙书写的这首诗刻在御碑上,竖立在亭中。后碑文被毁,碑身至今留存。

冒辟疆之子冒丹书,把“西堂相会”的诗词编成《西堂词》一书,由于诗词内容太显露而遭毁,但现在还可以在《冒氏宗谱》里看到序文。曹寅,也收集了西堂诗文,但十分之九被删毁。

所以康熙六次南巡,必到金陵祭拜明陵,并推行汉化政策。

董年后曾在河南白马寺修行,现在该寺还留存五块康熙题写的石匾,所有石匾皆正反有字,而嵌入墙内的一面是看不到的。

孝庄太后死后,康熙动用曹寅江宁织造的银子,给董年在如皋修建“碧霞阁”,康熙近臣张符骧,如皋人,写诗记录到:“三汊河干筑帝家,金钱滥用比泥沙。”

董年去世后,有人参奏曹寅江宁织造亏空,康熙在奏折上批复:“朕只知在龙潭造皇宫,其他的地方造皇宫一概不知。”

这里所云“龙潭”,即如皋“黑龙潭”。并谕大学士:“亏空之由,皆因南巡费用所致,若不声明,反属不宜。”

1699年,康熙在龙舟上接见了冒辟疆的堂叔冒蒙求,并恩赐冒蒙求“月告存,日有秩”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