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都市言情>穿越之我是汉武帝他娘> 第333章 亲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3章 亲政(1 / 2)

而窦太皇太后随即又陷入昏睡。

五天后,才咽了气。

国丧期间,本该担起重任的王阿渝生了病,让刘彻和阿娇发丧去吧,自己不侍候了,也侍候她够了。

到头来,竟背后摆了自己一道。

很快,就听李尚宫传来消息,说是刘彻在朝堂上说,窦太皇太后崩逝,是国之大不幸,应该举行隆重的国葬。

王阿渝一听,觉得扎心,这话要从馆陶公主嘴里说出来,自己没意见,从自己儿子嘴里说出来,就有遭到背叛的感觉。

儿大不由娘,他竟真被东宫几句话给策反了。

“圣上又责令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等大臣,具体操办太皇太后的葬礼。圣上说,你们是国之重臣,所办之事,我放心。”

王阿渝听了反正就是不舒服,没准这个儿子白养了,以气死自己为己任。

整个国葬期她大部分时间都躺在猗兰殿里病着,这病一半是气的,一半是装的。

唯一一次出面,是太皇太后起枢时,她一身素缟,哀哀地出现在长信殿,看到窦氏子孙一片哀嚎。

可不是,天塌了,这时不嚎,还待何时?

也看到馆陶公主形容枯槁,皇后阿娇面容悲凄。

真心哀悼和痛哭流涕的,还真都是窦太皇太后平时庇佑的人。

为你们遮风挡雨的大树没了,总算知道要变天了。

王阿渝也形容哀凄,一副重病离榻、站立不稳的样子,一路由李尚宫颤巍巍搀扶着下了马车,满脸病容地送窦太皇太后最后一程。

刘彻也全程凝重,一副孝子贤孙的乖模样,看到母亲弱不禁风地到来,很是吃惊,怎么一天不见病成这样了?

赶紧过来表达关切之情,“母亲,儿子能代您......”

但王阿渝冷着脸看向别处,不搭理他。

窦太皇太后的葬礼果然空前盛大,满目的白帷直铺向长安城外的霸陵,甚至不亚于六年前先帝的葬礼。

操办葬礼的,都是长信殿宠信的旧臣,他们非常严格认真地执行着每一步的礼法,算是最后尽心尽力报答了旧主对他们的抬爱。

窦太皇太后这些年给自己准备了丰厚的陪葬,吃穿用度,几乎都按生前的样式搬进了地宫,穿着和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几乎一样规制的金缕玉衣,除了遗诏中留给馆陶公主的巨额金子财货,她把整个长信殿都搬空了,带进了地下。

长信殿的财货也是薄太后留下的,怎么到了她这里,就剩下了一座空殿?

王阿渝不生气是不可能的,这本是东宫历代太后留下的遗物,怎么就传不到自己手里?

从小受过穷的人真是可怕,什么都要吃干抹净。

灵枢一出长乐宫,她就回猗兰殿歇息了,真是头疼欲裂,站立不稳,很想大哭一场,对先帝说:这个盘踞在东宫多年的千年狐狸终于死了,您不用担心了!

刘彻很心疼母亲,特意嘱咐太医时时注意王太后的病情,他则代表王太后亲自送窦太皇太后的棺椁到霸陵。

国葬后,王阿渝不出大殿,也能感觉到整个汉宫里的空气在改变,窦家的味道变薄了,窗外的枝条在抽新芽,花朵在重新开放,有一种舒展气息从胸腔里缓缓涌上来。

她知道,这才叫长松一口气,终于熬死了她,从此自己和儿子不必再低眉顺眼,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了。

巍峨的长信殿,也终于落在了自己手里。

只是不知道那个傻儿子,是不是真对王家起了戒心。

那个心机颇深的老人家临死,都要在刘彻和自己之间钉进一枚离心的楔子,到底欲意何为呢?

以前窦王两家外戚,王家只能勉强支应,现在她这个窦家的擎天柱倒了,难道她觉得刘彻与王家起了纷争,窦氏家族才更安全?

很快,李尚宫又传来朝堂上的消息,“据说圣上发了脾气,对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等人操办的太皇太后的葬礼很不满意,说他们对不起太后的栽培与信任,以渎职为由,把他们革职查办了。”

王阿渝一愣,儿子挺上道啊,这么老练聪明了?

于是心病一下子好了一半,要吃东西了。

傍晚,田蚡过来了,也是一脸舒展,赞叹道:“别看圣上年轻,做事既有心机又老成,用太皇太后之矛,攻太皇太后之盾,不仅收拾了太皇太后的心腹丞相和御史大夫,连朝中东宫安插的其他的亲信也一举拿下!这一波报复才叫妙!这种干净利落的清洗才叫手段!即保全了自己孝顺的名声,又拿回了朝堂,亲政了。恭喜姐姐!”

王阿渝对着先帝亲手栽的满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