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以此彘祭刀(1 / 3)

“小姐,这下您和夫人就不用再担心了。”侍婢喜珠为镜中貌美的少女别上两朵玉簪花。

向晚意微微一笑:“是啊,人各有命,向承晓恐怕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一天。”

喜珠帮向晚意整理鬓发,撅着嘴巴冷哼一声:“平日里大小姐清高的不得了呢,连夫人的脸面都不给,都是一家人,让她拿出些体己帮衬一下小姐,跟咬掉她一块肉似的,还书信哭到母舅家,简直是把老爷的脸往地上踩。”

这话说的刺耳,向晚意虽然也对向承晓所作所为不满,但也轮不到喜珠一个丫鬟说出“把老爷的脸往地上踩”这种话,更何况问一个同父异母的嫡姐要钱财当嫁妆也不是什么多光彩的事情。

但是眼见向承晓的下场,她心里又觉得畅快极了,于是也没有喝止喜珠,她笑意更甚:“那些圣贤书里都让人向善,可我向善又有什么用?向承晓丧母,我阿娘对她尽心尽力照顾,我平日里也礼让于她。谁不知道她母家富庶?可她连帮我一点儿都不愿意。这次我和阿娘没帮着她求情,她是倒了楣,可我却凭白多了这么多嫁妆,我倒要看看金州城还有哪家不要脸的小蹄子讥讽我阿娘的出身!”

她望着镜子中自己秀美的容貌,更是得意:“唉,向承晓啊,你最后还不是给我做嫁衣的命?听说西戎人风俗粗鄙,甚至会父兄同娶一个妻子,也不知道姐姐会怎么样呢。”

喜珠扑哧一声笑起来:“小姐,大小姐可不是要嫁过去的,是要去做奴隶的。那不就和府里的蛮隶似的,别说嫁个好郎君,怕是要为西戎人做牛做马咯。”

话题的主人万小晓自然不会知道这两个几乎没在她脑子里留下清晰影像的人在如何幸灾乐祸。

她提起裙裳正犹豫着到底是把匕首藏在袖子里还是小腿上,梨香已经贴心地打包好了一切值钱又轻便的金银首饰,免得万小晓出逃成功后没钱饿死在大街上。

“小姐,梨香能做的,只有这些了。”这姑娘的眼泪又酝酿起来,“您一定要多加小心。”

万小晓将匕首用布带捆在小腿上,很是心领梨香的好意,她反过来又叮嘱梨香:“你在向府外有住处没?”

梨香被问得一愣:“有,奴婢的父母都在城中有个小宅院。”

万小晓回忆了一下以前看的战争片,问:“宅院里有没有那种做饭的大铁锅?或者地窖什么的。”

梨香困惑极了,又点点头。

“你想个办法,立刻出府,让你爹娘备好食粮,放在地窖中,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连着地窖多挖几条地道,一来方便你们行动,再者,也方便透气。”她放下裙摆,神情严肃地告诫她,“西戎人不可能会不进城,若进城烧杀抢掠,你们提前备好食粮,躲过一天是一天。”

地道战对于外族人存在着其他战略措施没有的优点。

毕竟如果西边游牧民族懂得挖地窖储存粮食,也就不用每隔几天就来打草谷霍霍人了。

对于万小晓的担忧,梨香却迟疑了:“可是……小姐,太守府的下了通告,说只要咱们汉人以礼相待,奉上粮草牲畜,西戎人便不会大开杀戒。只是到时候要按西戎人的规矩来行事,听说西戎没有皇帝,只有两位祭祀和女王,降都降了,西戎人为何还要赶尽杀绝呢……”

万小晓可不觉得投降就万事大吉了,古往今来多少投降的将领帝王能寿终正寝?更别说对游牧民族低头的了,看看老赵家,靖康之耻还不够痛吗?战争输赢,轻则□□之痛,重则文化抹杀。但这些例子万小晓也不知道能不能讲出来,毕竟历史课本上可没有什么大宁朝,要是让别人觉得自己瞎编胡诌例子,恐怕还要起到反效果。

认真说来,她和梨香也是萍水相逢,凭她以前的脾性,也不会这么多管闲事。万小晓对战争的概念十分模糊,但纪录片她看了不少。

“你就听我一回,待明天我一出城,你就告假,带着你爹娘躲进地窖里,多带些好存储的干粮。”万小晓不忍如此天真的少女化作史书中的春秋一笔,即使她也不清楚等明日出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

主要是西戎人的要求实在听起来实在有些耳熟,让汉人献上貌美女子、粮草牲畜,就差赎金千万的被俘皇帝了。

你说是不是啊,小赵?

次日,天色透着青紫的光,万小晓强撑困意被一众丫鬟婆子簇拥换上新衣。虽然是被献给敌军的女奴,但也不能真的装饰朴素就送过去,以免被西戎人说没有诚意。于是万小晓此刻穿着像极了新嫁娘,朱衣绣锦,面上还覆了一层红纱,涂脂抹粉必不可少,乌黑的发间簪上金饰,恨不得让她代替太阳发光一般。

收拾妥当后,梨香泪眼婆娑目送万小晓被带出房间,用了狠劲勒住万小晓臂膀的两侧是和牛差不多壮实的婆子,一路上均是带刀家丁看护,丝毫没给万小晓跑路的机会。

就这样被乌泱泱一群人推上被官兵包围着的其中一辆小巧马车,明明从闺房到府门到距离也不算近,可万小晓觉得自己除了一脚踩进马车里那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