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入学(1 / 2)

去得是一处幽静的小筑,里头住的就是黄老先生。

这黄老先生原是临德十七年的进士,曾官至二品户部尚书,后告老还乡,在家乡开了家书院,教书育人。

至于这么个德高望重、曾身居高位的老先生为什么要卖顾家一个面子,这其中的渊源可大有所在,正与她的母亲有关。

向小童递上拜帖,片刻之后,被请入一间幽雅的小室,一位眉目慈善的老者正坐在圆凳上调香。

那小童恭敬的拘礼,“先生,已将他们带来了。”然后就退下了。

顾弄玉示意如意在门前候着,上前施礼,“黄老先生。”两个小孩儿也有样学样。

黄老先生搁下香器,请三人入座,看着顾弄玉,恍惚道,“你长得可真像你母亲啊,当年也是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小娘子。”

顾弄玉听了道,“是么,我从未见过我母亲,听家父说我与我母亲确实很相像。”

“罢了罢了,不说这个了,已经过了十几年了啊。”

黄老先生似是感慨,见两个小孩儿拘谨的模样笑道,“呵呵呵呵,小孩儿不必拘束,你们三婶婶都与我说过了,还不来拜见为师?“

不说两个小孩儿一时没反应过来,就是顾弄玉也没料到黄老先生竟然这么直接,随即拍了拍两个呆愣的小孩儿,示意门外的如意提上束脩。

谢与洵和谢与裴这才反应过来,异常激动,异口同声道,“拜见老师!”

又简单的举行了拜师礼,待三日后正式入学,除去节假日,往后每五日一休沐。

拜了师,顾弄玉就带着他们到书坊采买需用品。

一到书坊,两个小孩儿就兴奋不已,看看这个,瞅瞅那个,挑挑拣拣。顾弄玉给他们各买了几本启蒙必备书册、三支毛笔、五条墨、三沓纸、一方砚,又是一大笔钱。

回去的路上,顾弄玉看向马车外,想起她儿时顾岑与她讲母亲的事。她母亲是一小户人家之女,她外公却与祖父是好友,故她父母乃是青梅竹马,自小一起长大。

有一次她外公在树林里救下一个人,而这人,正是黄老先生,当时黄老先生许诺外公一个要求。

后来母亲的父母双双病逝,便将母亲托付给顾家,而后就与父亲成婚了,而这个要求一直都没有被提过,直至今日才被顾弄玉提及。

顾弄玉叮嘱道,“黄老先生收你们是破例,以往收的门生都是已经启蒙了的,你们两个本就落下人家的,以后更要勤奋好学,我也会让如意在你们下学后教你们识字启蒙。”

又道,“也不要觉得累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若是你们接受不了,就不要在黄老先生这里了,我会另请教书先生到家里教授你们。”

两人认真将这话记在心中,既然要去黄老先生那里,就要付诸行动。

谢与洵、谢与裴回到西院,迫不及待的将买来的文具一一摆好,待平复下心情,就潜心下来练习这些时日学的千字文了。

谢菀菀也刚从外面办完事回来,看到谢与洵和谢与裴都安安静静的在书房里,顿时有些惊奇,走进屋里一探究竟,就看到谢与洵正端正的坐在书桌前习字。

走到前去一看,字歪歪斜斜的,不过也看得出他在努力写好了,很是认真。

“噗”,谢菀菀没忍住笑道,“你瞧瞧你这字,写的歪七扭八。”

这叫谢与洵皱起眉头,嘟着小嘴,气呼呼的道,“哼,三婶婶已经带我拜了黄老先生,等着瞧罢,我肯定能将字习好的!”

“好呀,我等着瞧,待你字习好了就教我罢,我先出去了,你往后可要好好学习,就不打扰咱们未来的小官人了。”

这话听得谢与洵脸有些害臊的慌,“哎呀,好了好了,谁说得准呢?”紧忙将谢菀菀赶走了。

秋绮文和江倚柳听了动静也相继至书房去。

“哎呦,我的洵哥儿终于能上学去了,瞧瞧这么些书呢,往后我儿定能高中。”

“娘,你不要和莞姐儿一样说大话。”

“娘说的怎么会是大话呢,我的洵哥儿这般聪慧,肯定行的。”秋绮文摸着谢与洵的头道。

听秋绮文这么说,谢与洵心里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定要考出个功名来,“知道了,娘,我以后肯定勤学苦练。”

秋绮文欣慰的点了点头,“好,你在这好好习字罢,娘给你做你爱吃的山药糖渍糕去。”

谢与洵听到要吃山药糕了,立刻高兴起来,催着秋绮文赶快去做,又去叫了莞姐儿也来与他一起吃山药糕。

江倚柳进屋时谢与裴也正在习字,她轻轻走上前去,看着他习字,字虽不好,却看出用心。

“字不该这么写,来,娘教你写。”

谢与洵转头,惊喜道,“娘,你来啦。”将手中的笔递给江倚柳。

江倚柳执起笔,在纸上写下谢与裴三字,清雅隽秀。

“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