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1 / 2)

说起甄家,在林如海看来,不过是暴发户的作态罢了,祖上不过是皇帝潜邸时的家生子,后来甄老太太做了皇帝的奶娘,前任甄家家主是皇帝的伴读,占了这些人情,甄家霸占江宁织造的职务近三十年,期间更是几度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皇帝宠信,即便是知道甄家执政期间,盐务亏空极大,皇帝也没有责罚,只是派了林如海过去收拾烂摊子。

林如海现在也是左右为难得很,毕竟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多收些银子上来,而若是逼得太过,甄家,以及甄家背后的那些大人物们怎么肯,毕竟,谁愿意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不过好在甄家也知道林如海所来为何,也不敢太驳了林如海的面子,所以林如海在扬州这一两年也十分顺利,政绩很是可观,按照惯例,巡盐御史一般都是一年一任,现在朝廷应该会召回林如海了,这烫手的山芋林如海是一刻也不想再接下去了,只是不知远在京城的林瑜现在如何了,算算日子,也快到了科考的时候了吧?

且说贾雨村在林府当着老师,虽然与他心中的预期有些差别,但是林家的待遇极好,他刚开始也只是一介潦倒举子,尽管后面做官有了些积蓄,毕竟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手头上并不宽裕,到林家就好多了,吃穿用度都是上等不说,束脩也很是可观。

在教学过程中,贾雨村渐渐发现他这位女学生是个极其聪慧的,一点即通,索性便把四书五经一类的文章拿出来,一面教学,一面权当自己复习。

这日,贾雨村正检查黛玉功课,簪花小楷的字体,尽管黛玉年纪尚小,腕力不足,但是也是极为娟秀的,可见用了心思。但是又一次见到黛玉把‘敏’字少写一笔,不免引起注意来,毕竟黛玉不是个蠢的,字认错就算了,还念错了,想必其中定有缘故。

按下心中疑惑,贾雨村捋了捋胡子,点评了几句,说出黛玉的不足,又拿笔亲做示范,圈出几个字,道:“这几个回去再练二十遍,明日再讲《盐铁论》。”

黛玉点点头,屈膝行了一礼,“是,先生。”

雪雀收拾着东西,雪雁拿来一个姜黄斗篷给黛玉披上,已经是下课了,台阶下早等候着一个小厮,眼睛只往下再看,毕竟黛玉是女眷,按照规矩,这里并不是他们能够进来的。

贾雨村知道那是林如海身边的人,方才就等候在这里,想必是有什么事情,便开口把人唤到跟前,开口询问。

那小厮满脸的喜气,拱手答道:“方才京中来人传报,说大爷中了,会试第六名,老爷让明后天摆两桌小宴,请先生过去坐坐,太太还说要替姑娘请两天假呢。”

贾雨村听了这话,一时有些愕然,随即便说道:“这倒是件大喜事,明日定去赴宴。”

可不是件大喜事吗,少年中举本就少见,像林瑜这般的更是少数,就算是童生,还有多少人在这个位置上白了头的。

尽管林如海自己就是科举出身,为了表示自己是过来人,见过世面,表面上并没有太过欢喜,便是当天得知消息时,还装模做样的拿了本书掩饰着,摇了摇头,道:“子不如父啊。”想当初他可是探花郎来着,那可是一甲第三名。

相较于林如海的淡定,贾敏倒是十分激动,想当初她父亲贾代善十分希望家里能出以为读书人,但是就算是‘酷喜读书’的贾政,贾代善至死也没等到他中举的那一天。如今自己的儿子少年登科,在勋贵家中更是少见。

贾敏大喜过望,十分阔绰地打发走了报信的衙役,又拿钱去大明寺还愿,捐香火钱。第二日就开始张罗着摆琼林宴,尽管只在家中摆了几桌,但是过来的都是扬州城数一数二的人物。

林如海举杯与人闲聊,宋知府挺着一个大肚子,笑道:“还是林老弟教子有方啊,像我家那几个,若是有你家哥儿的一半,那做梦都要笑醒了。”

左边的通判大人也开口附和,言语里又有意无意地问起林瑜的情况,隐隐有结亲之意,而女眷这边更加明显,询问起林瑜的生辰八字,家中或亲戚家有合适的闺女云云。面对官眷们的阿谀奉承,贾敏倒是显得十分沉得住,都怪自家猪崽子太优秀,外面白菜都主动惦记上了。

这夫妻俩都是人精,面对这种场合还是绰绰有余的。林如海才与几位大人感叹完当年的科举,眼角忽而就瞥见了人群中谈笑风生的贾雨村,见连宋知府都在那边捋着胡子,一边不住地点头,似乎很是赞赏。

见到这种场景,林如海对贾雨村不禁有了几分另眼相看,左右逢源,倒是个混官场的人物啊,不过此刻的贾雨村只是一个有着进士身份的教书先生而已,也算不得什么。

等到宴席散了,贾敏少不得与林如海说起了这事,他虽然看不上扬州城的女孩儿,但是林瑜也到了议亲的年纪,等到定下来、下聘、成亲也要一两年时间的。

“太太说的极是,瑜哥儿的婚事是得谨慎些,”林如海点点头,弯着腰去洗手,说道:“他是长子,又是独子,玉儿也还小,将来林家的门楣还要靠他支撑起来,必须找一个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