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女生耽美>新冠时期的爱情> 【女生】春节归家二三事(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女生】春节归家二三事(1)(1 / 2)

新冠病毒来的快,走的很慢。像老话,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

在持续不断的咳嗽和偶尔还会流鼻涕的康复过程中,却恍惚觉得,很多东西都变了。

2019年的那个冬天,也是12月,3年后也是12月。从最开始的惶惶害怕,经过3年的时间,新冠病毒从一个人人害怕,快速传染到整个世界,影响全球经济,并且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几乎是整个人类的一种RNA生物。进化成了毒性不强,但是会让你发烧,全身疼,以及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各项反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积极或消极应对。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发达的互联网,我们见证太多了。

从最开始的武汉封城,

到全民居家隔离,

从以前从不戴口罩,到每天每次出门都要戴口罩,

从无论去哪里都要扫码,展示各种健康码,到那个程序已经关停。

从每隔几天就要做核酸,不然地铁,商场都不能正常进入,到现在可以畅通无阻进入商场和坐飞机。

一切都像一场冷锋过境,3年的时光,关于疫情,我们留下了太多肉眼不可见的痕迹,而当一切如常,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仿佛是一场梦境。

只是那些发生过的事实,都如自己曾经活过那样,真真切切地存在过。

还没有太多时光感慨,农历春节如期而至。这个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每个在外的漂泊和拼搏的游子都会不约而同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

对于曾经北漂,现在杭漂的我来说,春节是我一年中唯一回家的假期,也就是说一年365天,我总计也就10天左右和我的家人真正在一起。

可能因为年纪越来越大的缘故,我感受到了时光的无情和重量,我要面对自己已经快到中年,而我妈妈已经快到老年的事实,所以我今年格外珍惜这个假期。

我对这个假期的准备及规划有:

1.通过便捷的网络购物,将一半的年货通过网络提前买好了,早于我好几天就到家了

2.准备充足的现金钱,用于过年尽情消费

3.安装了监控器,给留守猫咪吃喝准备充足,还联系了帮忙照顾它的朋友

4.提前联系了老家的闺蜜,约好时间见面

5.买了一幅数字画,需要自己手工DIY画的海边美景画

我想过一个放松而且完全随自己心情的春节假期,我妈妈今年也格外配合我。我没有去走亲戚,没有去为了应酬送礼。我完全凭自己的心意,去做我想做的事,去见我想见的人。

我按照阴历和阳历的时间,做好了计划,行程满满:

第一天(农历二十七):赶路

第二天(农历二十八):和我妈妈去赶集

第三天(农历二十九):去见马上要生孩子的闺蜜

第四天(农历三十):贴春联,包饺子,看春晚

第五天(初一):画画,带我妈妈去看《流浪地球2》

第六天(初三):带我妈妈出发去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溜达

第七天(初四):带我妈妈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玩一天

第六天(初五):带我妈妈做松花江索道,太阳岛风景区游玩

第六天(初六):把画画完,在家看书

第六天(初七):在家看书,准备和已经上班的同事沟通处理一点工作

第六天(初八):返程

实际的假期,差不多就是按照我安排的度过的。

有几个出乎意外的事情,非常值得记录一下。

首先是,我和妈妈两辈人对新时代事务的融合。互联网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妈妈还是习惯在口袋里放充足的现金。她自己会感慨时代不同了,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而她也很快速的就掌握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她现在会在做菜之前,现在【小红书】(一个中国此时比较有名且成功的分享平台)上搜索,做这道菜的注意事项,尤其是新的菜式,非常认真的一遍一遍看达人的视频和指导。

我给她买的新的测量健康的仪器,都可以连到手机APP上记录监控数据,我一个一个教她下载APP,绑定硬件。

她还第一次学会了使用支付宝,坐公交和地铁。

她看到这些新事物都会觉得神奇,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像一个孩子发现新玩具那样欣喜。

她喜欢刷抖音,K歌,听歌。我看她把手机上所有的文字都设置成最大的,视觉上看很不好看,但是她坚持用最大的字设置。她一向视力很好,现在看手机都要咪咪着眼睛,和我说因为总看手机,看不太清小字了。

其次是,乡村线下消费的固化。赶集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事,琳琅满目的商品,我妈妈因为一直溺爱我,基本上我想要的东西,总是可以买到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