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女生耽美>祝前路昭昭> 年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年少(1 / 2)

时间回到十年前,2012年12月21日,玛雅人曾预言,这天是世界末日。

那时祝余和周岭湘刚上高一,密州一中是整个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压力不言而喻。可于他们而言,今天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五,要非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明天是大休——

像祝余这种走读生可以度过完整的两天,而住宿生要提前一晚回学校。

周岭湘和祝余就住在学校后面的机关大院,祝余他妈苗女士是区派出所副所长,周岭湘他爷爷是之前的抗美援朝老兵,转业后成了苗女士的上司,现在也退休了。八九十年代的公务员还是分房子的,整个大院里的孩子或多或少的都是警察的后代,但是和祝余差不多年龄的人就只有周家的两个孙子。

学校离大院不远,走路不用10分钟就到了。

放学回去的路上,周岭湘没和往常一样给祝余串知识点,而是语气平静的道出,“我爸让霁衡回家念高中。”

祝余听到“奥”了一声,她都快忘了周霁衡这人了。

周霁衡是周岭湘的双胞胎弟弟,从周岭湘出生起就天天生病,一直到3岁,他差点没活下来。

周奶奶在家天天着急上火,不知道听了谁的话,跑到哪个不知名的山上算了一挂,回来就神神叨叨的非让远在京城的儿媳把大孙给送回来养。

周岭湘他妈直接拒绝,京城医疗条件好,小灾大病的还能及时送到医院,周爷爷也劝周奶奶不要封建迷信。

结果老太太就在家里又哭又闹,作天作地了半个多月。这半个月里周岭湘病情也一直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周爸周妈无奈,以为老人想孩子了,趁着周岭湘状态稍微好一点就把他们带回了老家。

说来也巧,回去当天周岭湘就退了烧,惊的周妈眼皮一跳。

周奶奶自信满满的对儿媳说“我去问了大仙,大仙说只要大孙放在家里养到18岁,后面就会平安顺遂,前途无量。”

“还说我大孙以后还是个状元郎呢。”

周海听了之后倍感无奈,“妈,这都什么年代了,你别封建迷信。”

周母却上了心,可能是爱子心切,也开始相信这些歪门邪道,最后周岭湘就这么被留了下来,周霁衡则被周海他们带在身边。

可随着周霁衡越大周海越发现,还不如当初把他也一起留在密州呢,自己这小儿子天天在京城大院里和那些二代孩子混在一起,什么好事都不干。

大儿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小和他们分开原因,每次过年回家都觉得这孩子成熟稳重的不像是同龄人。早慧,聪明,冷静,从上学开始一直是前三名,在小孩子都调皮捣蛋的年纪里,大家都在疯狂释放天性,就连隔壁邻居家的小昭昭都上山爬树到处疯,他自己安安静静的待在一旁,冷静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没有什么世俗的欲望。

反观身边的二儿子,明明从小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结果学了一身的臭毛病,长歪了长歪了。学习吊车尾就算了,调皮捣蛋次次都有他,周海一堂堂区教委二把手,最怕的人就是小儿子的班主任。

打了打了,骂也骂了,每次都是,我认错,我不改,下次还犯。

转眼周霁衡升了高中,原本以为在课业压力下能够收敛点,谁知道还是那吊儿郎当的样子。

这次在学校里跟同学打闹时自称少爷,被老师听见了,说两句还顶嘴。班主任转身告诉了周海,比你家里有钱有权在整个京城里比比皆是,还真以为自己是个少爷了,现在又不是封建社会了,怎么还搞地主阶级那一套呢。

周海管不了,直接管不了,眼不见心不烦,跟周母提出把他送回老家找他哥。

周霁衡知道了还挺开心,那敢情好啊,以后不用在他爹眼皮子底下了,想做什么做什么。

周母心里不是滋味,大儿子自小体弱多病留在老家,那时候她的心里就像挖去一块肉,还好小儿子自小养在自己身边,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也是这几年才接受这个事实,现在又要把周霁衡也送回去,她是真的舍不得啊。

“你要是把霁衡也送回去,那我也跟着回去照顾他。”

周海咬咬牙,同意了,就两年,真不能再让儿子在京城继续呆下去,以后变成什么样真不好说。

这时候周霁衡又不干了,说他妈回去他就不回去了,怎么回家上个学怎么还要妈妈跟着陪读呢,他又不是妈宝,再说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呢。

周海被这逆子跳脱的思维气的心口发疼。

最后好说歹说周母同意周霁衡自己一人去密州上学。

就这样,周霁衡被他爹连夜打包把学籍转回老家。

周岭湘知道这个消息倒没有周霁衡想象中那么激动,感觉周霁衡回来无非就是上下学的路上多个人的区别。

于周岭湘而言,相对于周霁衡,他还是觉得与祝余更亲近一点。

从小学开始他们就一起同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