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质子(1 / 4)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几年后,明月又一次来到碣石宫,想要请教一些关于星象的问题,只是不知此时邹衍是否还在。阴阳家的气氛,愈发让人觉得压抑,待久了便会永远陷入那个怪圈无法自拔。

“你若是再晚几天来,便见不到我了!”

“怎么,前辈又要出去游学么?”明月问。

邹衍摇头:“星辰所指,命数将至!”

忽然一颗较亮的星星划破天空,坠落下来。

“秦王去了。”大殿里响起低沉的声音。

“他死了。”明月的有点低落,“就连死,也要这么闪耀吗?”

“还不够亮。”邹衍平静道。

“这是何意?”明月不解。

“秦国未来的天空上,还会有比秦昭王更闪亮的星星。”

明月自然明白,邹衍所说的是秦始皇嬴政。“所以你是又算出了什么?”

“他现在在赵国——”邹衍说。

明月摇头:“他还是个孩子——”

“他会长大!”邹衍摊手,“而你——是长生!你因唐均之事总是对这种事情避之不及,殊不知,阴阳调和乃是自然之理,只要使用得当,他可以护你,你亦可以护他。”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嬴稷去世,年七十六岁。安国君嬴柱即位为秦王,史称秦孝文王。孝文王在位仅三天便去世,子楚即位,史称秦庄襄王。

“端木——你记着,你现在活在这里,你必须放下所有的顾虑,去做一个这个时代的人,既然上天给了你这个机会,那就不要逃避,勇敢地去追求,去面对自己的感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当他站在你面前的时候,想一想你要的究竟是什么?”这是邹衍最后对她说的话。

其实,嘴上说着不想去,但明月对邹衍预测中的这位秦国天空中最闪亮的星还是颇为好奇的。这种好奇不是因为邹衍对他的预测和评价,而是她从现代带过来的,她对他是崇敬与仰慕的,但也深知他的局限,但无论如何,那都不是男女之情。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她还在为没有穿越到想去的时代而遗憾,只是没想到,自己竟能得过且过的直接活到这个时候。那就去看一眼吧,对她来说,能站在远处看看他,在他落魄的时候给予帮助,就已经很满足了。只是,现在的他不过就是个小屁孩呢。

九年前,赵国男丁几乎尽数死于长平。刚从秦国赶回来的她站在长平战场上,硝烟未息,泥土仍有翻动过的痕迹,她没能劝服秦王,却也能理解这种决策。脚下这片土地上埋着的是无数的赵国冤魂,觉得不知什么时候会从地下伸出一只黑手,将自己拖入万劫不复。她只好捻起法诀将这几十万的亡魂尽数超度,期盼着下辈子他们能生在没有战乱的年代。但这近乎灭顶之灾反而使赵人更加斗志昂扬,他们怎么可能在秦人面前低头呢。明明出自同一祖宗,却要世代厮杀为仇,何苦来的呢。明月走在荒凉的原野上,忽然听见远处似乎有打斗的声音,走近一看,是一对母子正在被一队赵国士兵追杀。

那少年近乎十岁的模样,虽然身形单薄,眼中却透出一股桀骜与不甘,仿佛一柄利刃。他抢了敌人的一把剑,胡乱的挥舞着,像初生之猛兽,将母亲紧紧护在身后。一把戈正迎头砍来,忽然一个身影出现在眼前,握住了木柄,她的剑甚至没有出鞘,那名士兵便被击向远处。

少年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跑回母亲身边。帮助他们的是一名身穿暗红色深衣的女子,头发利落的束在头顶,腰间叮叮当当的挂着几块玉佩。

“为何不杀死他们?”少年站在她身后问。

少年见她并没有转身看他们一眼,便不甘示弱的又跑到面前来问,看她戴着面纱便问:“为何以纱覆面?”

“因为我长得丑啊!”

少年皱了皱眉,虽有面纱遮挡并不能清晰地看到她的面容,但也能感觉到她应也不丑的。“你救我们,是想得到什么?”

明月笑了一下,心想这孩子怎么如此功利,于是俯下身:“要什么?我想要的,只怕你给不了吧!”

“现在给不了,不代表将来给不了!”少年的话中带着一丝倔强。

“阿政,不得无礼!”久未开口的少年的母亲忙到她面前行礼道谢,“我母子二人谢过义士大恩!”

“举手之劳,不必如此!”明月微笑着扶起她。

那母亲抬起头,却发现眼前的人竟是熟人:“怎么会是你,你怎么才回来?你知不知道,就是因为你抛下异人去了长平,他差点被赵人杀掉,我们又遭了多少白眼和欺负——”

“我知道!我都知道——”明月打断她,如今她是子楚的妻子,是嬴政的母亲,“可是吕不韦会帮你们!你们为何会在这里?”

“赵国已无我们的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