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送瘟神(1 / 3)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润之《七律·送瘟神》

-------------------------------------

明月继续西行的打算并没有告诉徐巿,一大早便独自出发了。行至一处关隘前,没想到徐巿却又追了上来。

“你要走,怎么都不说一声?”徐巿气喘吁吁地质问,“看来我们之间还是很有感应的,竟让我这么顺利地找到了你!”

“你不在秦国做你的事,又来跟着我做什么?”明月停了下来,但并没有回头看徐巿一眼。

“我早上去找你,却听书馆的人说你往西去了,我是怕你出危险!”

“我独自行走江湖那么多年,还用得着你保护,笑话!”明月轻笑,“难道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娇弱女子吗?”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既然来了,你又何必拒人千里之外?总会有用得上我的地方的!”徐巿解释道。

明月没有搭话,只是拿出通关令牌,但那守关的年轻士兵研究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仍并不打算放行。

“不必看了,这是昭襄先王亲授的通行令牌,你应是没见过。放我们过去,秦王亦不会为难你的。”明月说。

那孩子仍然不信,便拿着令牌去请老兵辨认。过了一会一位上了年纪的士兵捧着令牌出来,上下打量着明月,又看看她身后小圣贤庄的车队,问:“可是端木姑娘?”。

明月惊讶这里竟还有人记得她。“你还记得她?”

“当年秦国大旱,我们带着父母妻儿来咸阳来求个活路,连先王都要放弃我们了,还是端木姑娘从小圣贤庄带来了粮食,救了我们一命,后来我便投了军。”那老兵将当年的经历娓娓道来。

“你认错人了,我并不是端木媭。”

“端木姑娘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怎么可以轻易忘记,她的容貌我更不可能记错。”老兵十分认真地辨认。

“端木媭是否还活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这块令牌。秦国连续两年受灾,想必你也是感同身受,此行是秦王命我等前去赈灾,还望能开关放行。”

“当年先王亲自下令,只要是小圣贤庄的人拿着这块令牌一律放行,我等岂敢阻拦。”那老兵说着让人打开了关隘。“只是关外环境恶劣,常有野兽出没,姑娘要万万小心。”

“知道了!”明月朝他们行了一礼,“你们也要保重!”

看着这一切被徐巿看在眼里,只是觉得她愈发神秘。

越往西走,景致愈发荒凉,路边的人家也越来越少,他们很快到了陇西郡长城脚下。徐巿拿着地图,再次确认此刻所在的位置:“是不是快到了?”

“信上所说,应该就是这一带!”明月把把信收起来。

“可是这并不像有人烟的样子。”

“我们再往前找一找!”

二人走入一座村寨,户户大门紧闭,街道上只有几个残兵在巡逻。虽不见人烟,但他们却觉得有一双双眼睛在盯着她们。忽然一道刀光闪过,徐福按住袭击他们的人,竟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姑娘。那姑娘对他们得戒备心极强,一直挣扎着喊:“这里还有很多人没死,不要烧我们的村子。”

明月示意徐福放开她,说:“别担心,我们不会伤害你,我们是秦王派来的医官,是来救你们的。”

那姑娘一听是咸阳派了医官过来,眼睛一下子亮了,问道:“王上他真的知道这里的事情了吗?”

明月点点头,扶她起来:“现在你要告诉我这里发生了什么?”

那姑娘名叫卜湘莲,是村中医官的女儿。据她所说,这个村子共百十户人家,几百口人,这里不但有饥荒,还有瘟疫。上个月有匈奴人潜入村子,村中就开始陆续有病人出现,她母亲最先染病去世,父亲是医官,一直奔走为村子里的人看病。但这里远离都城,去年大旱颗粒无收,今年又逢蝗灾与瘟疫,别说上缴赋税,有些人家甚至无法过冬果腹。现在村中存的粮食药材都要耗尽了,他们本打算去咸阳求救,无奈患病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病人。粮食药材都十分有限,很快就耗尽了。她的父亲是在巡视的时候倒在了停尸房门口。她想去见父亲最后一面,却被乡亲们拉住。“湘莲,你父亲已经走了,那些染病的人一样,会吓到你的,现在村中还有人生病,你是唯一懂医的人,我们还要靠你活下去。”

“可是凭我的医术,根本救不了他们。”湘莲跪下来痛哭,“都怪我一直想要出村,没有好好跟着父亲学,才让这么多人丧命!”

明月蹲下来拥她入怀:“这种病本来就不是你能应付的了得,你能坚持到现在已经不易了。”

卜湘莲又带他们去查看了村中的情况和之前的记录,明月随便翻看了一下,发现这份记录十分详细,从疫病的发现,到救治过程,以及对疫病原因的猜测。“这些都是你记的?你识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