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里应外合(1 / 2)

谷谦一直送宝琢到了尚书院前的巷子,两人在巷口互望一眼,谷谦忙别转过头。

宝琢忍笑开口道:“你且回吧,这阵子大可做个甩手掌柜,万事自有人帮你留心。”

谷谦意会,点头称是,又留连道:“鹬蚌相持渔翁得利,必要时,你可以借大手敲打小手。”

语毕,迅速瞥了她一眼,自知不可再逗留。

宝琢心知他是提醒她可依附皇后对付蔺贵妃,点头称谢,然后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夕阳余晖下的寂寥长巷中。

事不宜迟,宝琢回到尚书院便提笔写信,又让荷儿拿着令牌出宫,赶在宫门关闭前去荣国府送信。

尚书院官吏毕竟与内宫之人不同,想出宫门,只要有正当理由,便可登记出宫。

也是荷儿好运,出了宫门正巧遇到还未歇业的马车夫,便用宝琢给的银两请了车夫,快马加鞭赶去荣国府,不在话下。

大观园内,初秋夜凉如水,黛玉挨在枕边未眠,听见夜风吹过潇湘馆的竹林,带起竹叶婆娑,记挂起宝琢自入宫后便无音讯,自是百转千愁。

不多时,忽闻外头下起雨来,黛玉侧耳细听雨滴落在竹叶上的沙沙声,甚是清脆爽洁,顿起雨夜赏竹之意。

便唤了紫鹃,紫鹃点了灯,二人执伞来到前院。

天幕一片暗沉,雨滴在烛灯照映下泛着银色光辉,黛玉驻足竹林前,思及宝琢选为女史那日,和宝钗等人在月下闲话,分外伤感。

雨声不止,忽听一阵叩门,黛玉心中警觉,不知门外是何人,叩门所为何事。和紫鹃会目,紫鹃便道:“姑娘,容我去瞧瞧。”

紫鹃开门后,黛玉便听她开口道:“荷儿姐姐,你不是和宝琢姑娘进宫去了,怎会在此?”说着忙请荷儿进来。

黛玉一听,以为宝琢在宫中出了事,忙离开竹林去瞧荷儿,慌忙中一脚踩进水洼,也顾不上了。

荷儿气喘吁吁道:“林姑娘,我见潇湘馆亮着灯,便斗胆夜访,我们姑娘让我给送信给林姑娘。”

黛玉忙展信一瞧,匆匆掠过宝琢字迹,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原来是要传十二官进宫。”

却又想到,宝琢姐姐不是鲁莽之人,她连夜让荷儿送信回来,催促十二官进宫,必然事关重大。便也顾不得雨夜路滑,命紫鹃提着灯笼随她去梨香院。

宝钗在藕香榭刚被雨声吵醒,又听见潇湘馆有私语声,起身见这边灯亮着,便也撑伞过来问何事,黛玉将宝琢信中一事说与她听,宝钗知道后,二人便一同去梨香院安排,黛玉又让紫鹃安顿了荷儿。

十二官见宝姑娘和林姑娘雨夜撑伞同来,又催的急,虽心有牢骚,却也只得连夜收拾行当,预备明日一早便随荷儿入宫。

送黛玉回潇湘馆的路上,宝钗又同她商议道:“待明儿一早,我们便去回了老太太和太太,只说是宝琢姐姐在宫中有要紧事需十二官去办,所以先行而后禀。”

黛玉点头称是。

次日天微微亮,宝琢便急忙赶去凤藻宫,将十二官即将入宫一事禀告元春,请元春即刻派人去宫门接应。

元春自然不解这其中是何故,宝琢不便提及谷谦,只将宫内有人制造风声欲对元春不利一事告知,提醒元春有人要谋害她,这阵子需大摆戏台,宴请六宫诸人,有目共睹,方能躲过一劫。

为免元春行事露出端倪,宝琢特意没有明说是何人。

元春在宫中蛰居数年,明枪暗箭不知见了多少,对宝琢话中隐去之意也猜出个七八分,即刻便遣贴身宫婢去宫门迎人,又嘱咐宝琢且回尚书院忙公务。

宝琢心知她有分寸章法,欣然告退。

待十二官顺利入凤藻宫后,元春亲自与她们商议挑了几出清雅戏文,又向各宫寄送请帖,不论位份高低,亲疏远近,皆恭请莅临。

一时之间各宫皆称奇,只道贾妃入主凤藻宫后平平无奇,家世资质也不突出,与各宫皆淡淡的,缘何今日忽然大宴宾客?

后宫诸妃皆谨慎,虽心有狐疑,面儿上却不显露,只互相游说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便也领了凤藻宫的心意,给了元春面子。

且说那蔺贵妃本欲利用巫蛊术陷害元春,先在宫内制造风声,暗讽元春躲在凤藻宫做亏心事,不敢与各宫嫔妃来往,接下来又计划着买通凤藻宫侍婢,将人偶藏于元春寝宫,届时再一举告发,想让元春百口莫辩。

谁料元春先一步在凤藻宫大摆戏台,又大肆宴请六宫,连皇后也收到了请帖。蔺贵妃自是措手不及,只叹人多眼杂,买通凤藻宫侍婢藏人偶一事只得搁置。一时又弄不清元春葫芦里卖着什么药,不敢轻举妄动,不多时忽又心生一计,便推脱身体不适,遣了顾嘉融代她来凤藻宫听戏。

元春亲自带领宫婢在凤藻宫门口迎接往来众妃及宫人,皇后娘娘的凤辇难得一次大驾光临,元春及早到的众人皆列队请安,凤藻宫一时群芳荟萃,热闹非凡。

皇后及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