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丝路小货郎(17)(1 / 3)

尽管合作多年,但两人之间犹有裂痕。

这也无怪乎贾秀生疑。冷墨此人行迹确实值得怀疑。

怎么可能有人突然就从一个坏蛋变成好人呢?

怎么可能有人赚了这么多的钱财又让这些女孩们享用呢?

这些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荣国府。

“林姑爷送来了一斛西洋产的葡萄酒,老祖宗您看。”

“这是冷姑爷送来的玻璃匣子,玻璃器皿。”

“好好!”

“敏儿今日可还好?”贾母瞥了一眼这些物件,心中也不甚新奇,捧着葡萄酒,询问自家女儿的消息。

“敏姐儿前些日子得了个姐儿,在姑苏老宅呢。前前后后多少个人伺候着呢。老祖宗,您且放下心。”

贾母瞧了瞧大儿媳与二儿媳,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不显。

“也好,也好,先开花后结果。”

周瑞家垂着头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如今且轮不着她说话呢,老祖宗和前头的嫂子还在,自家主子都不敢冒头。

她心里到底在嘀咕,到底不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喜欢也是有限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大老太爷走了,府里焦大也不受重用了,赖嬷嬷与贾母处得好,因此很是得了些体面,如今也依然手里有些权力。

焦大曾把老太爷从战场上背出来,如今也不过是面面上的感情了。

再过几年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焦大曾经多威风啊,便是贾政贾赦都要叫一声叔父。

如今也只是老奴罢了。

“如今家里不必从前了,后头的事情还得看你们年轻人。这小的的教育不能耽误。”

说到孙子,贾母颇有兴致。

“珠儿、瑚儿都是聪慧的,将来长成了,立住了,定然能给咱们府上带来荣光。到时候,有的是你们享用不尽的福分。”

“到时候敏儿的孩子立住了,男孩读书定然也好,到时候一大家子在朝中守望相助。”

贾母想得很好,其他人也都捧着说。

末了,贾母还是想起了以前的风光。

“如今才知道,管着一大家子,可真是难啊。老太爷与上皇交情甚笃,一起打天下,出生入死的,如今太上皇没了,咱之前又与那位交情好,如今真真是......”

王氏心中不屑,只觉得老太太真是多思多想。

“老祖宗,您就放宽心,如今还是以孝治天下,便是换了皇上,咱家里又不造反,怕个啥?”

“就你会说。”老太太瞪着她。

“老祖宗,不光是哥儿,还有我呢。我也给家里增光添彩。”元春伸出手,对着老祖宗撒娇。

贾母瞧着她的模样,乐极了。

“你这孩子,还有这等志向,这名字取得好啊。”

王夫人拿着帕子笑吟吟地看着她。

此时他儿女双全,正当年轻,尽管家中规矩繁多,但适应之后倒也好。

嫂子先生下长孙,但她也不差,儿子女儿都有。

嫂子姓姜,是朝中清流,性格严肃古板,守规矩,是很有些名望的人家。

但她王氏,妹妹嫁了皇商,很得重用,哥哥是将军,在外建功立业。

转眼就到了年末,这一年年尾,上上下下都过了个好年。

原本看着风向要趋于严,不知道为何又宽了下来。

税收减了些许,于是就又过了一个相对来讲丰裕的年。

在粮仓之中,黛玉与林海一同清点了粮仓的数目,然后整理造册,拿着册子去找上官汇报。

“林兄,今年过年怎么过?”

“我妻子诞下小女,等休假了,我就回扬州去。”

黛玉怔了怔,拿出了一个匣子。

“这可是大喜事,这匣子石头,便送给林兄。”

林海打开匣子一看,珠光饱满,一匣子的珍珠琥珀,和打磨好的青金石的珠子。

“不可,不可,冷兄太客气了,这太贵重了。”

黛玉摆了摆手。

“此前,在域外拿点心、丝绸就能换。那好大一块石头,做首饰的时候,生下的边边角角就打磨成大小不一的珠子了。”

打工人最最渴望的,就是赚钱,回家。

但是这个愿望往往不能够顺顺利利的实现。

“陛下要摆宴席,林大人和冷大人都在其列。这可是天大的荣幸啊。”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无奈。看来得等参加完年夜宴之后连夜赶回姑苏。

这场宴席,是可以带家属的。

黛玉思忖着,也许,也许会封一些诰命也说不准。

荣国府,贾母本就是一品诰命夫人,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但尴尬的点就在于,她如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