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清朝御膳房(17)(1 / 2)

“宫里贤德妃娘娘甍了,娘娘临走之前递了信出来。有一封信是给阿墨姑姑的。”夏守忠拿着信递了过来。

黛玉刚刚和春媚儿一起见到了最新研发的红衣大炮,沙子和土满头都是。热血正沸着呢,被泼了一头的冷水。她接过信,却不敢拆开。

“贵妃娘娘产下两个孩子,皆是男孩,相貌相仿。陛下赐名为闲贝勒和安贝勒。给两位贝勒爷派了嬷嬷伺候着。阿墨姑姑,我还要去贾恩侯府上送信,就不多留了。”

她的信。

春媚儿揪了揪自己的衣裳“出了一身汗,真开心。阿墨,陪我去看戏,今个戏班子唱贵妃醉酒。”

她看着黛玉捏着的信,疑惑到“怎么啦?”

黛玉脸色发白“她走了。”

春媚儿一下子就明白了,整个人也有些懵。

她叹了口气“你不是早就知道吗?”

她索性拿了张纸垫在石凳上,坐在门口,她等着黛玉拆信。

拆开之后,信上也没有写什么见不得人的话,就是委托阿墨以后多帮她看看两个孩子,字不是元春写的。

“双生子啊。做女人可真难。”

在开放与封建徘徊之间,弘辉登基了,黛玉理所应当成了后宫之中主要管事的人之一。

大领导是上边的皇上皇后上皇太皇太后,都是熟人。

这年,两个贝勒爷七岁了,住在阿哥所,如今阿哥所除了上一辈没成年的皇子,还多了弘辉的孩子。

绣姑姑已经出宫了,找了个同乡嫁了,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压力大,托着黛玉还有以往的人脉,在贾恩侯的宅子里找了份工作。帮着教养姑娘们。

春媚儿依旧没有怀孕,宫里也有不少妃嫔,宫廷规矩严苛,没人敢触这位宠后的眉头,只敢在背后说说坏话。

“娘娘,这是这月的账本,这是本月的行程,您看看?”

春媚儿摆摆手“不不不,到时候你提醒我便好。”

她喜欢偷懒,于是黛玉的手便越伸越远。

她挑了一些机灵的女孩,培养着,将一个个拎到春媚儿面前。

“娘娘可是为那些人的话烦恼?”

春媚儿纠结道“我,我觉得怀孕很可怕。”

黛玉拿出自己抄好的书《健康备孕手册》

春媚儿一脸无语。

“这,这你也信。”

她拿出书翻了翻,心烦意乱。

“那就这样吧,你帮我安排行程,我要多多运动,争取活下来。”

元春的死,并不是只有黛玉记住。

春媚儿也记得。

“你说,这本书印上我、母后还有好些人的名字刊布出去怎么样?嗯,这件事交给你了。”

没有定性的自由的领导就是这样,随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任务下发,没有任何帮助,然后突然有一段时间之后便要见结果。

不过有着这样的借口,黛玉便能去内务府要人。内务府只会觉得春媚儿想一出是一出,春媚儿会觉得黛玉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若是事情做成了,都晓得是阿墨姑姑的能耐。

春媚儿有着无穷无尽的主意,每一个主意都对自己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她一桩也不会做。

在封建与先进的知识之间,这个世界发展的势头变了。玻璃商人,水泥商人,海上的贸易,利润远远超过了之前的盐商。

皇帝抛出诱饵,追逐利润的商人便咬着钩子来了。恰好,这个时候需要这些商人。

不仅仅缺商人,还缺工人,厂里的工人起初是宫廷的匠人奴才,但很快,人就不够了。

经济的萌芽蓬勃地生长着。

黛玉每每看一次,都觉得,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改变着。

这样的繁荣、烟火气,是荣国府声势浩大的繁华无可比拟的。

春媚儿生了个男孩,小猫一般大。

她又有些后悔,埋怨道“我那个时候不吃饭你们也不说说。”

调理之后,倒是长好了。

这一次生产让她对生产的事情不再畏惧,过了几年,又生了个公主。

她很得意,私底下也说“我以前啊,有人给我算命说我必得贵婿,一生好命。原来是应在这里了。”

送走了乌拉那拉氏,雍正,等春媚儿的黑发变成白发,两个贝勒成婚开府,孩子也抱过来给黛玉看了。等春媚儿的称号变成了太皇太后。

黛玉满头华发,成了皇宫中德高望重的姑姑。

已经不用干活了,每天就陪着春媚儿看鸟。

剩余的时间就在抄书,实验室度过。

就这样过了五年,春媚儿和弘辉也走了。

“帮我看着孩子,看他多生孩子。你是不是觉得我变俗了?”春媚儿慢吞吞地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