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丢脸(1 / 2)

黛玉连续找了十多个渔民,终于晃到了这个乔治先生的跟前。

他比起上一位更加忍耐。

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沿路的见闻。

官员也跟着他,但是这些官员根本不知道跟着对方的意义,也不知道对方写写画画是在做什么。

【也许是间谍,但是就这样看看,能看出什么花来,听说是英吉利,欧罗巴的,反正无所谓,经常有这些地方的商人来。】

这是大清兵卒的想法。

【这里贫穷落后,皇帝骄傲自大。】

【这里有这么多人都吃不饱饭,迟早有一天,骄傲的帝王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在看到竟然有人被士兵乱棍打死的时候,他更是兴奋,暗戳戳在晚上写笔记。

【这里的人不服从他们的帝王。】

还有好些地方根本不知道有皇帝存在。

【我们会研制出最好的机器!】

【终有一日,这里是我们的。】

黛玉看着这位渔民在近海补捞,有时候有所收获,有时候一无所获。

过着贫瘠又安稳的日子。

黛玉偶尔给投注一些鱼饵,一些捕鱼的知识。

【我受到了神明的启发。】

看着他成为捕鱼的一把好手,买了两艘船,常常跟着大部队出海捕鱼。

好景不长,海盗四起。被海盗抢了一次之后,他更谨慎了一些。

倭寇没有上岸,抢了鱼获便跑了。

当地的官员没有上报。

渔民不满。

又过了些日子,一场风暴卷走了渔民的积蓄,他走投无路,携家往内地走。

【种地多好啊!永生不做渔民了。】

【再也不住在海边了,海神发怒,下一次没有这样的运气活下来了。】

竹子递来消息“白莲靠近京城。”“天地会人数增多。”

每一次天灾人祸,都是白莲教,天地会补充新鲜血液的时候。

越发展,反而矛盾越尖锐。

地主要兼并土地,如今开厂也要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便成了流民,流离失所的百姓一点一点聚集到各处,其中以川陕山区最为众多,大约有百万人之巨。

京城好一些,但其他地区,即便建了工厂,按着官兵们的思路还是抓人生产。不给工人吃饱饭。

这样产出多了,富有的越来越富有。穷苦的越来越凄惨。

以往山里地里好歹能糊口,一旦建设开来,找野菜都得去更远的地方。

说一句官逼民反,不为过。

永琮也愤怒“这群人真是可恶!赚了这么多银子,竟然隐瞒。不可原谅。”

最令乾隆愤怒的也是这一点,但他是一个成熟的皇帝,只说“这是这些官员逼迫,平头百姓,除了领头的,其余皆不用处罚。”

乾隆认定了,要先打西北边陲,把南疆再安稳下来,成为这边的一道屏障。

再打东北这边,稳定好疆域之后,再去派遣人前往海外。

在这之前,便不与这些洋人接触了。

海禁令如期而至。

先进的武器势如破竹,永琮一意孤行,在西北吃了败仗。

福康安为了保护他,被斩掉一臂。

武器并非决定因素。

战火烧起来之后,国库的银子和粮食哗哗掉。

好消息传来之后,乾隆开怀大笑。

就如同康熙当初开千叟宴一般,他也开了一场。

“朕承袭祖宗遗志,一统四海。”

几个皇子皆开始监理国政,表现最好的就是永琏了。

接下来是永琮,这小子傲气,骄傲。但吃了败仗之后,也沉稳了许多。

绵润和载阔时长进宫,陪伴着帝王。这让乾隆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皇宫之中陪伴着皇爷爷的日子。

直到一把火在紫禁城的各个大门烧起。

宫卫四处救火。

到处都是狗皇帝,拿命来的声音。

乾隆被侍卫簇拥着只穿着里衣,从暗道离开。

他看着火光漫天的紫禁城,额头上冷汗直流。

福灵安跪着请罪。

“是白莲教与天地会。此前的洪灾、旱灾,还有......”

“还有什么?”乾隆摔了杯子。

“还有上一次千叟宴,死去老人的儿子们。”

乾隆一拍桌子。闭上眼睛。

“他们本就年事已高,去世不是正常的吗?不是自然老去的吗?”

他眼珠子瞪着,只觉得不可思议,参加千叟宴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

福灵安只得说“也许是白莲教从中作乱。”

众人都屏住呼吸。

“走,京郊,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