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五章(2 / 3)

家还差这些东西,她们得赶着冬季来临前,将这些过冬的东西都备好,要是错过了采芦花就只能挨冻了。

宋大年继续忙着进山打猎,摘芦花这事靠赵氏和慧娘两人就够了。

摘芦花的首选之地当然还是芦苇荡了。

还没走到芦苇荡,慧娘刚到山脚就看到大河里的水已经少了一半,露出了两岸光秃秃的砂壁,她心里暗叹看来这条大河过不了多久也要干涸了。

“还是你徐爷爷有先见之明提前修好了蓄水池。”赵氏对着大河发出感叹。

老话说得没错,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呀,慧娘不得不佩服,哪怕她重活一世,已经竭力做全了准备,但也远远比不上徐爷爷他们的周全。

两人一路行至芦苇荡,成片的芦花在风中摇曳,白绒绒的一片,空中也飘着不少花绒。

有三个妇人也在摘芦花,她们热情地朝着赵氏和慧娘招手,都是村里和赵氏走得近、关系不错的几个妇人,赵氏叮嘱慧娘别乱跑后,立马过去加入其中。

不一会儿,就传来妇人们爽朗的笑声,慧娘也十分开心,以前在村里阿娘都没有能说说话的好姐妹,现在进山了能交到投缘的人,阿娘肉眼可见变得更有精气神了,当然骂人的气势也更足了,这也说明当初进山的决定是对的。

慧娘想起大姨之前说的十月还能捡野鸭蛋的事,摘芦花的同时还不忘观察一下芦苇丛里有没有野鸭蛋。

仔细一看,慧娘便发现了异常,别说草窝里没有野鸭蛋,连新鲜的鸭屎也没瞧见,她连忙扒开芦苇朝河里望去,顿时心里一紧,怎么一只野鸭也没有。

难怪她一路走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芦苇荡也是静悄悄的,原来野鸭都不见了。

慧娘顾不上摘芦花了,朝着阿娘小跑过去,“阿娘,野鸭都不见了!”

“不见了?”赵氏立马朝河里望去,果然一只野鸭都没有。

她一路走过来竟没注意到。

这时赵氏旁边的一个妇人叹道:“唉,我们刚才来的时候就发现了,想来是河水下降,水里的鱼虾少了,野鸭都飞到别的地方去了。”

“干旱来了,野鸭都知道飞走。”另一个妇人也跟着叹气。

想到干旱,气氛一下就变得沉重了不少。

赵氏连忙安慰着大家,“我们存了这么多粮食,村里还有蓄水池,大家肯定能熬过去。”

“就是,守着这么多山,还能饿死不成?大家别停下来,快摘芦花吧。”刚才还叹气的妇人立马附和道。

野鸭飞就飞了吧,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慧娘也不继续发愁了,双手加快速度摘芦花。

芦苇荡的芦花多,摘的人又少,慧娘和赵氏摘的芦花足够把家里的袄子和被子塞的厚厚的。

受太阳一直烘烤的芦花,也不用再晒就已经很蓬松了,装进袄子和被套里,一下子就鼓了起来,摸上去软软和和的。

天气热时,再将袄子里的芦花取出来,就变成了单衣,这样一件衣服就能穿三季,能省下不少布料。

大姨听说她们在准备冬衣后,一口气拿了二十来块野兔皮过来,麻的、灰的、黑的都有。

“这衣服里光有芦花可不抗冻,外面还得套上皮子才行,这山里的冬天可冷的很。”赵阿秀拿出自己带来的针线一块缝制起来。

赵氏这次也没跟大姐客套,不光是因为家里差皮子,进山这么久她也知道山里家家户户别的不说,就数这野兔皮最多,也最不值钱。

因为这野兔皮块小毛色也不好看,有钱人嫌它丑,没钱的嫌贵,千里迢迢背去镇上也卖不出去,干脆就留着自家人穿。加上山里野兔多,一家人数再多也穿不过来,久而久之每户都存下了很多野兔皮。

赵氏心里估算着大姐带来的这些野兔皮足够做四件皮褂子了,多余的还能给慧娘和虎子缝两个皮帽子。里面穿着袄子,外面再套上皮褂子,既不会抻不开手臂,还能保暖,赵氏越想越满意。

冬生知道慧娘家差皮子,也从自己放皮子的山洞里翻了十几张兔皮出来,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双手又继续往皮子堆里翻找着。

大黑以为里面藏着什么好东西,兴奋的原地打转,看到冬生只翻出了几张雪白的兔皮,不甘心地还上前闻闻,呜咽一声跑开了。

“冬生,你来得正好!婶子给你做了一身衣裳,你拿回去试试合不合身,不合身婶子再你给改改。”嘴上这么说,但赵氏心里有九成把握是合身的,她光用眼睛一瞧,就知道别人大致的尺寸,根本不用上身量,这样每回做出来的衣裳也都是合身的,想着冬生还要长个子,她还特意放大了做的,怎么着也不会小。

冬生将皮子放在一旁,手往裤腿上擦擦才接过衣裳,手不自觉地轻轻摸了摸,多久没收到过新衣服了,他有些记不清了,五年还是六年。

衣服破了他就自己学着补,烂的实在穿不了他才会给钱请村里的大娘帮忙缝一身,这还是他第一次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