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科幻灵异>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第259章 特聘研究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特聘研究员(1 / 4)

科学和自然两大顶级核心期刊杂志这么快便认证了他的论文并发布短讯,徐昀得知这个情况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意外。不过相对于海外方面平淡的表现,倒是基本在他的预料之内。

说到底光有高端光刻胶并不能改变什么,起码无法左右半导体行业格局。

海外公司有恃无恐,自然无所谓。

徐昀很清楚这点,但想彻底实现高端芯片制造供应链国产化,绝对不是那么轻松就能做到的。

除了需要时间和资金外,还少不了科研人员前仆后继的努力。

好在新型高端光刻胶被证实后,信越化学那边暂时没了新的动静。

进入到五月份。

徐昀除了在学校讲课外,顺便抽时间去了趟人工智能实验室。

在负责人颜恺明的介绍下,得知智能驾驶研究进行的非常顺利,依靠能力持续增加的智能模型笨笨,很多以前被称作困难的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

不出意外的话,等到开拓者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正式上线市场,便能搭载最新的智能驾驶功能。

这天上午徐昀正在自己办公室备课,突然外面传来的谈话声引起他注意。

听出有熟悉的声音,停下动作起身朝门口走去。

主动打开门视野中顿时进入数道身影。

“校长?”

看到来人正是京州大学校长吴仲平,他下意识脱口疑问了句。

感到有些意外。

他成为京大数学高等研究院正教授后,自然不适合继续称呼吴仲平为导师,因此平时在学校里见面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可以说单手都能数得过来。

只有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或者会议时,大多数教授院长才会到场参加。

除了校长事情比较多外,他也没怎么闲着。

今天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校长突然来到他办公室确实出乎意料。

关键身旁还跟着其他人。

数学系兼数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秦向新。

物院许崇兴。

材料工程科学院孙正洪。

还有一位看上去差不多有六十岁的中年男子,脸上戴着副椭圆窄边框近视镜,虽然他确定自己之前应该没有见过对方,但不知为何总有种熟悉感。

那么多学界的大佬聚集在一起,徐昀不需要思考也知道肯定有要紧事情。

连忙闪身邀请众人进来,并主动倒水。

吴仲平秦向新他们自然不会和徐昀客气,走进办公室便非常熟络的在旁边沙发处坐下。

“大家都先坐,在徐教授这可没什么学界的规矩。”

“喊我小徐就行。”徐昀端着水杯过来,听到吴仲平嘴里的话脸上堆出笑容接过话茬。

吴仲平最大的荣耀就是京大培养出了徐昀,并且还是他的研究生。

关键徐昀还没有丝毫年轻人的傲气。

谦逊又天才的后辈谁不喜欢。

看见徐昀走过来,不等其放下水杯便拉着他给那位陌生的中年男人介绍。

“侯院长,这位就是我们京大最年轻的正教授。”

说完又扭头看向徐昀说:“小徐快点和科学院侯院长打招呼。”

“侯院长好。”

闻言徐昀连忙应声开口。

嘴上打招呼的同时,思维也在快速运转。

对于国家科学院现任院长侯盛昌,他自然不陌生。

也怪不得会有种熟悉感。

作为学术圈的人,又是京大教授。

尽管以前线下没机会遇到侯盛昌本人,照片和名字见过的次数绝对不会少。

“以二十多岁年龄进入国家重点人材,接连打破多项学界记录,你可比我这个科学院院长出名多了。”侯盛昌显然对徐昀不陌生,认真打量了徐昀一眼当着众人的面笑着打趣道:“你们京州大学可是培养出一位了不得的青年天才科学家啊。”

“这小家伙简直是个怪物,就是把时间在解决数学题上太浪费。”

旁边孙正洪听到侯盛昌的评价,忍不住接过话茬稍微吐槽了一句。

他认为徐昀在材料领域的天赋是无与伦比的,如果能早点学习材料化学,说不定现在已经带领材料界实现了重大突破。

常温超导材料都有了。

主要解决世界数学难题发展的是理论层次,短时间内很难具体应用。

但要投入的时间成本是巨大的。

何况徐昀还解决了两道。

也就是徐昀天赋足够出众,在短时间内让理论数学迈上一个巨大台阶。

否则如张益唐那种半辈子都在研究孪生素数,绝对会是材料界的重大损失。

不过这话虽是对徐昀实力的认可,听到秦向新耳朵中就有些不舒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