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骂汪(1 / 2)

得知汪汉奸居然投敌卖国,全国舆论大哗。

对于国党副总裁的公然投降行径,全国各个阶层全部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大公报,新华报,申报,字林西报,泰晤士报等一众中外报刊都以头版头条发表了这条可能改变华夏命运的事件。

王永对于汪投降日本人早就知道了,他还曾经让太爷爷提醒过国府高层,可是当时的他觉得不可能。

汪虽说不赞成与日本开战,可是要说汪会投降日本人,国府高层觉的以大汉奸的行事风格应该不至于。

现在好了,后悔都来不及了,国府中央现在刀了大汉奸一回的心都有了。

汪这一投降不要紧,关键他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才是最要命的。

现在属于抗战最紧要的时刻,你一国党副总裁居然公开投降日本人,你让还在前线拼命的国军将士们如何看待国民政府。

一个不好真的会引发投降浪潮,给这个已经饱经风霜的苦难国家再次留下一道不可磨灭的伤痕。

江北日报于3月19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引用了汪的几首诗,不过是改编过的。

少年壮志解民忧,慷慨何曾怕断头。

世事经常出意外,人生迈步写春秋。

无颜今日成国恨,辜负当年作楚囚。

自古正邪不两立,兆民千载骂名留。

另外还有一首也在后世找来诗。

恨君不早死,早死成英杰。

空留作孽身,累及诗文灭。

这是王永在后世网络看到的一些以汪所作的诗为蓝本改编成的讽刺汪..投降行径的诗词。

对于这个现在已经名誉扫地的狗汉奸,王永在报纸上根本没有一句好话,句句讽刺,实在是替1935年刺杀这个狗汉奸而丢掉性命的孙凤鸣可惜,为什么当时没有宰了这个狗汉奸。

王永借机还表示在江北将为孙凤鸣立铜像为此纪念他的英雄事迹。

报道的结尾也是以一首王永自勉的诗结束。

华夏子孙百恨生,长思国耻望长城。

何日待我手长缨,横刀立马踏东瀛。

江北日报的这篇骂汪的文章,立刻在社会各界引发关注,大家纷纷表示支持,骂的好。

当然也有一些铁了心想和汪..一样做汉奸的人反驳,说王永有辱斯文,不知所谓。

汪..投降宣言发表没过几天,果然国府出现了大规模的投降潮,陈公博,周佛海,王克敏,诸民宜,梁鸿志等一众国府官员全部逃往金陵投靠已经打算前往金陵的汪..。

就在国府忙着熄灭这把由汪..投降燃起来的大火时,集结在皖北河南一带的日军突然前进发动进攻。

集结重兵的徐州一带并未发生什么大的战事,只是发生了几起零星交火事件。

日军沿隆海路西进准备攻占郑州后再延平汉路南下攻取武汉。

不过国府高层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来一次花园口决堤,来迟滞日军的速度。

所以这次的主要战场还是在北线,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北线一片泥泽,只能重新部署,由南线发动主攻。

南线日军的作战计划是,沿长江南线进攻,在进入安徽西部后分兵两路,一路渡过长江,沿大别山北路西进,从北面与南下的华北派遣军合兵进攻武汉。

3月22日日军波田支队偷袭安庆,不过安庆守军早已经严阵以待,日军见偷袭不成改为强攻。

波田支队久攻不克,第114师团加入进攻序列,安庆守军145师已经伤亡惨重,徐源泉的26集团军由于行军动作迟缓没能及时增援安庆,3月25日安徽首府安庆丢失,145师师长佟毅战死成仁。

然而,日军并未给守军以任何的喘息之机。北路日军在得知南路日军已占领安庆后,便迅速从桐城直扑潜山。

日军航空兵侦察得知,国军在潜山东、西方向上均筑有系统的防御工事。于是华中派遣军兵分三路,以第13、47联队分别从潜山公路的南北两侧实施迂回,以骑兵第6联队沿公路猛冲。

此时,守军本已在撤退中陷于混乱,面对日军的猛冲猛打,更是无力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大都各自为战。27日,日军在火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冲入潜山,国军队被迫撤退至潜水以西的预设防御阵地。

但是,日军并没有停止进攻,而是凭借着火力优势,强渡潜水,猛烈突击国军队的防御阵地。

28日,天降大雨,在洪水冲击和国军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伤亡惨重。但是,即便如此,日军还是在18日占领了阵地。次日,日军骑兵第6联队攻占石牌。

安庆失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国府守军的力量过于薄弱。

但是,这么快就丢掉了军事重镇安庆也暴露出国军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国军补充恢复尚未完成,战术素养不高,指挥也存在相当严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