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游戏竞技>穿越大明发展科技> 第12章 夏元吉出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夏元吉出场(1 / 2)

今天是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十五。又是一个大朝会的日子。朱允熥特意早早起来,让侍女给他穿上大明皇孙专用的红色蟒袍。悄悄地跟着文武百官,站到了最后排。第一次看到正式的大朝会。

奉天殿里。一身红色龙袍的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上。随着掌朝太监一声高喊:“皇上驾到!”下面早已整整齐齐排成两行文武百官一起拜。:“吾皇万福金安。”接下来就是大臣有序的一个一个的上奏各种朝廷要事。听的朱允熥差点睡着了。朱允熥趁着一个奏事大臣刚退回原地的时候高喊:“臣朱允熥有事启奏。”屁颠屁颠的上前。

朱元璋黑着脸:“你能有什么事?快说。耽误了朝会小心打你的屁股。”

朱允熥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大明天朝上国,也是农业大国。然全国多处常有天灾频发。故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朝廷每年救灾花费不少民力物力。得不偿失。孙儿上奏:面对困难防患大于救灾。朝廷应该制定出详细的政策。在农闲时,工部应该组织百姓心修水利。在经常干旱的地方多修水库沟渠。在河水泛滥的地方,疏通河道,检修河堤。一来可以促进农业发展。二来可以将灾难防患于未然。我大名地大物博。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硬派专业人士,勘测地形。在农闲时慢慢修通南北河道。此乃造福天下百姓之举。还望皇爷爷考虑一二。诚请朝堂中公多多出谋划策。”

这时候一个绿袍年轻官员也走了上来:“启奏皇上,微臣户部主事夏元吉附议殿下所奏。微臣前断做过初步统计,自洪武元年到现在,二十六年时间。朝廷累计救灾已经高达近三百次。共计花费财物折银万万两之巨,是整个朝廷好几年的税收了。因受灾导致遇难的百姓不计其数。时间久了无法具体统计。殿下所奏,实乃治国之良策。虽然要花钱预防重大灾难,但是救灾所耗的却省下来了。有这部分足够朝廷做许多其他利国利民的事业。”

朱允熥一听这年轻官员自称夏元吉,眼神一亮。仔细打量了起来。这可是千古名臣啊!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多熟悉熟悉。

“花了这么多钱啊!”朱元璋心疼啊。听了夏元吉所报的初始数据也大吃一惊,可是救灾所花的钱他必须得花啊。问道:“众爱卿对皇孙所奏可有看法?”

对于朱元璋所问,只有少数几个文官象征性的附议。大多数和武将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朱元璋长期高压的管束下工作,不小心就会被罢官夺职。百官基本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秉着少说少做少犯错的原则。

也是,古人饱读诗书也只口头喊天地君亲师。读书的目的也只是为做官。哪有什么爱国主义?哪有什么忧国忧民?否则也不会一口一个草民、贱民了。朱允熥想到这里,决心以后文化方面首先从爱国主义教育抓起来了。

朱元璋思索之下道:“允熥啊,你的意见皇爷爷知道了。”又接着说:“夏爱卿你回去之后,将皇孙允熥刚才说的事情写一份奏书。拟一份详细章程递上来。待条件成熟,朕下诏书。安排户部和工部联合执行。”

朱允熥今天朝会上露脸的事情,引得百官私下活跃了起来。上奏建议朝廷兴修水利的事情,关注的人比较少。反而都在猜是不是朱元璋要选择朱允熥为储君。都在想找机会看一下是否能混个从龙之功。

夏元吉下朝以后,与朱允熥到了户部,朱允熥结合蓝星后世建国以后,农村到处修水库、挖沟渠的情况。讲了一些兴修水利的事情。

夏元吉听了以后开始写起奏书。根据朱允熥朝会上提出的兴修水利的问题加以补充。还提出劝克农桑,鼓励百姓养殖家畜。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

朱允熥看了,心想:不愧是千古名臣。蓝星历史上大明王朝的夏元吉,就毁在朱棣的手上了。没有发挥本身巨大的才能。而自己看了下缘集补充的问题。才想起来上高三的时候,政治老师就讲了农民才是国家的基石。自己现在一味的只考虑怎么发展文化和工业打基础。却没有特别重视农业,感到有点羞愧。决定以后首要的便是时时刻刻关注农民。对夏元吉就更加佩服了。说道:“夏大人不愧为国家柱石,想的就是周到。”

夏元吉忙说:“殿下妙赞了。成本来就是出生在贫困人家,蒙当今皇上不弃。才有微臣发展自己才学的空间。对于发展农业的事情,微臣是相当赞同的。所做的不过是微臣的分内之事。当不得夸赞。”

夏元吉是当时水利方面的专家,朱允熥则有着后世所学的知识。两个人就学术方面的交流了起来。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夏元吉虽然好奇朱允熥为什么小小年纪却懂得那么多。但是他是个只注重学问和干实事的人,所以没有多问。朱允熥则是非常佩服夏元吉的学识和人品。积极的讨教新的知识。不知不觉两人聊了很久,成了忘年交。要不是身份问题,朱允熥都想和对方拜把子。

晚上朱允熥处理政务,便让人把朱允熥找了去。朱元璋问道:“允熥啊,你是怎么想到要朝廷兴修水利的?”

朱允熥回答:“皇爷爷,我是看你经常为了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