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历史军事>大明:自曝穿越后,一年平辽> 第四十五章 白粥管够,百姓归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 白粥管够,百姓归心(2 / 2)

建自古山多地少,百姓穷困。

而第一个引进红薯的也是福建人。

万历二十一年,福建商人陈振龙来到南洋菲律宾做生意,发现红薯在菲律宾种植非常适应,生长快且产量高,于是萌生了引入红薯的想法。

然而西班牙人对于红薯管控极严,严禁红薯流入中国。

陈振龙多次尝试之后,将红薯藤夹在船上围网上,偷带回国。

陈振龙回到福建,立即开始培育红薯。

第二年果然培育成功,并将其上献给时任福建巡抚的金学曾。

金学曾大喜,将其推广福建全省。是以,在福建又被称为‘金薯’。

但在大明朝,红薯种

植的地方并不多。

只有在福建、广东有一定面积的种植,其他地方反而十分少见。

陆延当初还要派人往福建引进红薯到华亭种植。

还有玉米,玉米最初由葡萄牙作为礼物献给中国皇帝,被称为“御麦”。

但人们多数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几乎没有人吃。

民夫们吃饱了,陆续往家里走,

虽然城中一下子挤入五六万人,但城中的那些建奴贵族和汉奸全部被打为奴隶,挤挤还是够住的。

等到民夫都吃完,才轮到建奴和那些包衣奴才吃饭。

他们吃的只剩下一些稀的见底的米汤,以及一个土豆,让他们有力气干活。

阿里布原本是建奴贵族,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哪里想到一朝落难!

他吃完了稀粥和土豆,肚子还是饿的咕咕叫。

顿时他将目光投向旁边的包衣奴才,“袁七,把那些吃的交出来!”

但原本卑躬屈膝的奴才,不但不交出食物,反而一步步上前,直接一巴掌抽在他脸上。

“交给屁!你以为你还是主子呢!”

“我呸,当初我给你当奴才吃得还不如现在!”

“我想明白了,还是当汉人才有前途!”

那些包衣奴才的思想迅速转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