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 君前奏对(1 / 2)

今日朝会,贾瑜无疑成群臣之中了最亮眼的崽。

尽管,当初和老师王怀川说的上任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一事今天没有半点提及。

但贾瑜心里却明白,这件事已经不远了。

皇帝今天不说这件事,只是不愿意一股脑的将自己手里的牌打完。

宣文帝今日通过贾瑜对武将这边的示好已经够多了。

把这件事留个一周半月,等到贾瑜封号一事略微降温之后再提出来,千金买马骨的效果就会远比现在更好。

贾瑜心中不禁感叹一声:这位天子,权谋的手段当真炉火纯青。

等到朝会结束,群臣出了金銮殿时已是天色大亮。

他收敛心思,同身侧几个熟悉的武将说说笑笑的聊着天,正要出宫去。

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回头望去,只见正是宣文帝的贴身内侍,大总管夏守忠。

贾瑜拱手道:“夏总管,寻我可有什么事情?”

夏守忠小跑过来,气息却不乱。笑着道:“贾将军且慢,陛下有请。”

听闻这话,贾瑜声旁的几个同僚立刻识趣的先走一步,给二人留下谈话的空间。

向前走了几步,隐晦的从袖口取出几张银票,贾瑜迅速塞到了夏守忠的手中,并利用自己身形进行掩饰。

虽然他动作极快,但是夏守忠的眼睛一扫,还是将银票上的数字收入眼底。

两万两!

这太监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这...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贾瑜笑着道:“公公勿怪,实在是劳公公几次三番的寻我,瑜心里过意不去。再说在下承爵的圣旨也是公公宣读的,于情于理也应该给公公这个彩人几分辛苦钱不是?”

夏守忠一张白脸登时笑意盎然起来,手掌一翻就将银票收进了衣服内,笑着道:“杂家都是为了皇上效力,哪有辛不辛苦这一说?”

贾瑜暗中腹诽:老阉人我信你个鬼,动作这么熟练骗谁呢?

看在怀里的银票份上,夏守忠笑容更加亲切了,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低声指点道:“按着惯例,陛下此时已经到了乾清宫里批阅奏折,等下爵爷进去了无需太过拘谨,自然而然最好。”

贾瑜行在身后,将这些记在心里。

目光闪动间试探道:“夏总管,陛下相寻,可有什么要事?”

夏守忠这太监行,收了钱他就真办事,服务态度好极了。

此刻听到贾瑜问题,他思索一二,回答道:“陛下心思深远,杂家也不清楚,但是陛下近来忧心的,无非是边事和内患两个罢了。”

所谓边事,说的自然是之前朝会上的九边军务。

但是首辅陈庐既然公开说了九边当前问题不大,那应该暂时不会出现意外。

贾瑜心道:也就是说是内患咯?

秋收结束寒冬到来,最近确实有不少被逼的活不下去的农户成了剪径的盗匪。

尤其是神京地处北方,本就不如江南富庶,不少农户活不下去,就都摇身一变成了绿林‘好汉’。

远的不说,就是京师周边的河间府保定府,都有不少聚众匪徒啸叫山林打家劫舍。

而与之对应的,每年开春官府组织的剿匪也已经成了惯例。

如势小,则由各州府自行组织人手清剿匪徒,算是填了笔官吏的政绩。

如势大,就需要中央统一调拨军队,进行讨伐平定。

这也算是每个到了末期的封建王朝的老传统了。

贾瑜心中有数,便安稳了许多,静静跟着夏守忠向乾清宫走去。

乾清宫内,宣文帝果然是在如夏守忠所说的批阅奏章,此刻听到太监通禀贾瑜到来的消息。

皇帝头也不抬继续阅览奏折,一边吩咐道:“给贾卿赐座。”

贾瑜轻轻走了进来,想到夏守忠之前的话,他也不多推辞,当下就坐在了锦墩上。

天子还在批阅奏折,贾瑜便目不斜视的,只用眼角余光开始打量乾清宫内的细节。

宫殿装饰不算奢华,说明宣文帝不是一位特别注重享受的皇帝。

不过贾瑜却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那就是皇帝的书案上,摆放的事物极多,以至于还要在身侧令开了几个桌子放置物品。

而且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宣文帝位子周边的一丈之内,方便他随时取用。

贾瑜目光一闪,思忖道:‘看来,这位天子的掌控欲比我想的还要强烈。’

过了小半柱香,宣文帝终于放下墨笔抬起头道:“朕一忙起来倒是忘了时间,贾卿可等的急了?”

贾瑜连忙从锦墩上起身,行了一礼从容道:“陛下心忧国事,臣岂敢轻扰?更何况臣也是第一次来这,反倒觉得新鲜的很。”

他将自己的态度拿捏的很好,既恪守臣子底线展现出面圣的恭敬,又恰到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