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 火器(1 / 2)

王子腾是守诺之人。

在三日之后的朝会上,他按着贾瑜的要求,以京营节度使的身份,上书提名了奋武营新任指挥使裘良。

而后者凭借着差不多赋闲十年的空窗期和身上的子爵勋位,也是成功的通过了皇帝及群臣的讨论。

第二天下午,内阁批复的圣旨便送到了裘良府上。

当然与之同时,贾瑜向王子腾许诺的练兵法也一并被送到了对方家中。

裘良看起来岁数比贾赦要小上一些,差不多也是四十出头的模样,但是身材却没有走样,薄袄下的一身精硕的腱子肉遒劲有力。

他在家中的前堂接完圣旨送走天使后,转身便来了侧房见贾瑜,连圣旨都还没放下。

看着对面饮茶的少年,裘良赞叹道:“贤侄真是好能耐,能说动王大人作为臂助。”

贾瑜对此笑笑不作答,反而疑惑道:“裘伯父和王大人不熟悉?”

对方曾经是贾代善的亲信部下,按理说不会和王子腾太过疏远才是。

裘良解释道:“王大人那时还不在京营,而是在兵部当差,后来等他进了京营时,我早都退了。”

贾瑜点点头,也不再深究。

他沉声说出自己今天的来意:“伯父入住京营后,我想托您办件事情。”

裘良没有大包大揽,反而仔细问询道:“何事?老夫一定尽力而为。”

贾瑜目光湛湛有神看着裘良:“火器!”

景朝学的是明代景泰年的设定,分为十二团营,每个团营又分为三大营。

即五军、三千、神机三营。

其中神机营,是京营里面火器应用最多最宽泛的队伍,不仅仅涉及到火枪等单兵火器,还有守城用的大炮等。

裘良皱眉,显然对此不是很理解。

“贤侄,这火器如今虽然在各团营都有装备,但是也不过是辅助作战使用罢了,有什么好值得关注的?”

虽然早在明朝开国时期,朱元璋和元朝干架的时候就应用了火炮,来对付黄金家族的蒙古骑兵,后续和陈友谅争夺天下也频频使用火炮。

但是真说起来,这时候的火药科技还是弊端很多的,基本都是壮声势用的。

景朝虽然没有忽视火器的意思,但也仅限于例行的保养维护等,至于主动研发新式火枪什么的,那是想都别想。

这不是个别人的偏见,而是裘良这些景朝高级武官们对火器的普遍认知。

时代认知的局限性莫过如此。

贾瑜委婉道:“伯父,我是想着若是现在的三眼铳能够摆脱矛型勾刺型的惯例,转而变成如弓箭一样的远程军械,那我们在九边战场上,就不是一味挨打的局势了,鞑靼女真来时,我们也更加的有主动权。”

和后世所认为的这段时间火器技术领先世界不同,贾瑜在实际了解后才明白,景朝现在的火药科技远不是一个简陋落后能形容的。

因为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景朝目前的火器技术几乎偏科到了极点。

当然这也和国家整体的对外战略相关。

对于防守用的城墙火炮,其相关工艺的发展进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单兵式火枪,。

而最普及的手持型火铳技术还停留在半原始阶段。

贾瑜刚才所说的矛型勾刺型三眼铳,是京营目前装备的主力火铳。

怎么说呢?

其实目前的火铳基本是用来近战的.....

战争打起来的时候,火铳手都是站在最前排的。

基本沿用的还都是明朝大将沐英的战术设计......

裘良摇摇头,只觉得贾瑜的想法是在异想天开。

火铳当弓箭来用?那不是扯淡呢嘛!

他也不多打击贾瑜热情,反而道:“景岳你是想找军器监定制火铳?还是想要私买些火药出去?”

这二者,都算是军器监常接的私活。

贾瑜从怀中掏出书册,递给裘良道:“这是我平日里的一些想法,烦请伯父在军器监里寻几个信得过的火器匠人,按着上面的思路进行火铳改制。”

裘良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各种不解意思的术语:火绳点火、燧石点火....

下面还有几幅看起来似是而非的火器图样。

他心中奇异:这小子居然是要玩真的!

这书本,是贾瑜在前几天过年闲暇时,根据自己的后世见识随便写的东西,又找惜春帮着画出了想象中的图样。

哪怕贾瑜记忆力超凡,但是奈何前世的工作领域和这些完全不沾边,因此只能凭借着短视频和小说里惊鸿一瞥的只言片语来做联想拓展。

至于他上面写的火绳枪、燧发枪、后膛装弹这些要点,更是全凭自己的记忆理解,里面说不准还有错的地方.....

能不能研究出来,就看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