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玄幻魔法>穿越后我诵读道经助道友成仙> 第17章 法术初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法术初成(1 / 2)

莫不通心中大骇,天地量劫是怎么样的劫难啊?连仙人都逃脱不了。

闷头喝了一碗酒道:“传说中数万年前的仙陨之战就是天地量劫吗?”

叶羲知暗道我哪知道什么仙陨之战。只能含糊其辞:“差不多吧。具体的贫道也不好多说。”

悔不当初啊,果然撒一个谎就要用无数谎言去弥补。叶羲知一阵头痛。

莫不通见叶羲知似乎不想多说,不好继续追问。便开始吃肉喝酒。

不多久,两人将剩余的兔肉分了,一小坛酒水也见底了。

随后,莫不通便请教起了修行之事。

“叶仙,先天境如何步入问真?”

“后天化先天是修真的第一步,也就是先天境。你刚入先天,不明其意也是正常。”

叶羲知加了几根柴火,将火势烧旺了一点。

“先天境是汲取天地灵气蕴养肉身根基,最后再从肉身灵气中凝结出先天一气。这个先天一气就是从后天修来的先天一气。由此,便步入问真境。”

“问真境则是要修出先天而来的先天一气。人在母胎中所诞生的就是此先天一气。人之初生,先天一气便断。”

原来如此。莫不通恍然大悟,随后又问:“那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修出两道先天一气。”

叶羲知笑了笑。“是这个意思,两道先天一气阴阳交合,水火相融便是道庭境。”

莫不通好奇的再问:“如何修出先天而来的先天一气呢?”

叶羲知道:“等你能修到再说吧。现在说与你听,反而乱你道心。修行一事,急不如缓。”

夜色渐深,凉意袭人。最后一口酒喝完,篝火也暗淡了下去。

两人各自回了静室休息。

叶羲知和衣而卧。脑子里开始默念着《清静经》渐渐沉浸在入定之中。

天刚蒙蒙亮,叶羲知便醒过来。和莫不通打过招呼后便出了道观。

昨日看那悬崖边的石头上正好能采集到第一缕紫气。便想着今日去那修行食气之术。

食气之术乃是华夏先秦炼气士问道长生的独门。后由多个道门宗师结合金丹之术逐渐完善。也是直通大道的法门。

《云笈七签》中便记载有详细的食气之法。

食气法直入胎息,最终目的便是修出先天而来的先天一气。问真境的最终也是如此。

先天而来的先天一气是在母胎中孕育。人一出生,张嘴呼吸的是后天之气。

所谓“人之始胎,不饮不啄,故无出入息,即元气复,元气复即长生之道机也。”

此元气便是先天一气,便是问真境的真。不得此真,不明真意,一切修行皆是强名,终不能成仙证果。

所谓修真,修的便是此真,此真就是修行的奥义。

《悟真篇》讲,“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如水火煮空铛。”可见这先天一气对修行的重要性。

挥手擦去石头上的露水,叶羲知盘膝坐于石上。

黝黑的两峰之间,微风吹拂,万籁俱寂。一线光亮跃出,犹如拉开了黑色幕布一般。

叶羲知一口吞服这第一缕紫气,直入胎息。五感紧闭,六感皆无。外不入,内不出,全元气,守真一。

此时,叶羲知整个人如同进入假死之态。同时《心印妙经》如同洪钟大吕般在脑海里回荡。

体内后天修来的先天一气围绕在丹田内滋养着守住的真一。

这真一便是先天而来的先天一气。如今还只是个种子,需要以后天修来的先天一气滋养壮大。

如此,往后的修行便是水磨功夫了。

道体之恐怖可见一斑。天生近道,修行事倍功半,可谓一日一个境界。

大道至简,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不懂修行真意,如同缘木求鱼。而一朝得悟便是百日飞升。

待得天色大亮,叶羲知从胎息中退出来,细细回味,只感觉五官六感都无比的清明,整个人都充满了精气神。

此时已是早课时分,鼓声接着钟声响起,在整个山林间回荡着。

叶羲知并未起身,而是就在此地诵起了道经。仍然是《道德经》开篇。

诵经声缓缓流淌在山林间,抑扬顿挫,无比空灵。

一只青色小鸟在叶羲知身后的松枝上驻足,似乎在侧耳倾听。

身前悬崖峡谷下的云雾升腾而起,缭绕在悬崖边缘,叶羲知坐于峡谷边缘,远处看,如同这云雾之气托起了叶羲知。

仙人静坐清修的山水画质感扑面而来。

《道德经》结束后,诵经声又回到了《云笈七签》。

叶羲知是想试试,看能不能再有机缘观摩到天道法则。昨日悟道诵读的便是《云笈七签》。

功聚双目,道韵流淌下,目光所及之处,只是一片朦胧的雾影,飘渺不定。如真似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