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3 章(1 / 6)

苏·实话实说·屿在当晚半决赛结束之后,跟詹佑铭一样,都在后场休息室里由廖医生给他们进行了一套适用于赛间的恢复性按摩之后,才跟着大部队一起回去的亚运村。

返程的路上,因为200米短跑今天的预赛和半决赛都非常顺利,战果完全超出了预期,所以詹佑铭和苏屿还有短跑组教练这里的氛围都显得颇为轻松,几人一路上都在闲聊着。

作为在后场休息室里看完了比赛全程的詹佑铭,又听苏屿说他确实是在控诉之后,不由得略微有些好奇:“所以苏小屿,你是怎么做到控速的?毕竟发枪之后你可是在第九道上,那个位置完全没有什么参照物吧?”

虽然他自己也不是不能做到控速,但是越接近自己能力极限的速度控制原本就越困难,更何况苏屿还是在完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在第九道上跑出的这个成绩。

边上郑胜在听到詹佑铭提出的这个问题之后,也竖起了耳朵,好奇地看向了苏屿所在的方向。

谁知道苏屿在听到问题后先是愣了下,然后说:“……其实我也是有参照对象的。”

虽然他的参照对象是在他的脑内,但那也不能说是没有吧?

周围,詹佑铭、郑胜他们几个听到这里都是一怔:“参照?你有什么参照对象?”

你可是在第九道上,在你前头居然还有人可以给你参照吗?!

苏屿于是解释了他对于自己’参照对象’的定义。

而等他解释完毕之后,能理解的不能理解的都沉默了——等等,这种脑内虚拟的对象也能算吗?!

当然,更加离谱的是,苏屿你居然能够完在脑内模拟出崔再宇20秒70左右的200米成绩速度作为你赛场上的虚拟参照对象吗?!

面对这两个可能性,郑胜想了又想,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个角度开始吐槽才比较合适。

倒是詹佑铭提出了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苏小屿,你脑内的这个参考对象,能换人调速吗?”

对于詹佑铭的这个问题,苏屿果断点头,表示了可以。

詹佑铭当机立断:“行了,那你别参考什么崔再宇的了,你去把哥的视频看看记记牢,等回头决赛的时候如果还在第八道第九道的,那就不用再想什么崔再宇,就用哥做你的虚拟参照对象,到时候你也能跑快点,说不准还再刷个PB呢!”

边上的郑胜:???

他用眼珠子瞪詹佑铭:不是,詹佑铭,苏屿敢这么说,你还真敢这么信啊?!还让苏屿用你的速度做参照对象?!

这事儿靠谱呢吗?!

詹佑铭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顾忌,反正队里都知道,明天男子200米的夺牌担子在他的身上,苏屿能够冲进八强就已经算是他们男子200米这里超额完成任务了,既然这样,那让苏屿试试他的这个节奏不是正好?

而且郑胜私底下也跟詹佑铭说过想了解苏屿有没有兼项400米的意愿,而与20

0米短跑比起来,400米对于选手速度节奏的控制能力要求还要更高。

如果苏屿真的可以凭借他脑海之中这种虚拟的对手所谓速度参照来辅助自身的速度控制的话,那岂不是正中下怀了?

对于苏屿来说,明天的男子200米决赛,他原本并没有考虑过再用谁作为虚拟参照对象,毕竟决赛阶段与半决赛阶段不同,要的就是一个全力以赴。

但在詹佑铭说过之后,苏屿也突然醒悟,詹佑铭说得对。

“全力以赴”和“有一个成绩足够好的虚拟参照对象”其实并不冲突,特别是他的半决赛成绩仍旧非常靠后,明天仍然有可能会被安排到最外道的情况下,头脑之中有一个可以参照的虚拟对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想到这里,苏屿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应了声’好’。

郑胜:“……”

行叭,既然你们俩一个敢说一个敢听。

虽然郑胜的心里依旧有些半信半疑,但是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教练,郑胜有一个许多教练都没有的优点,就是听劝。

因此在詹佑铭和苏屿这么交流的时候,郑胜并没有强行地阻止两人之间的交流。

毕竟这件事到了最后就算没有什么好处,但大概率也是没有什么坏处的,毕竟苏屿在半决赛阶段的表现已经说明了这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于是在詹佑铭和苏屿聊完了之后,詹佑铭扭头找郑胜拿自己的比赛数据和视频分享给苏屿时,郑胜也只是无语地摇摇头,然后答应了下来。

***

第二天一早,亚组委公布了29号晚上男子200米短跑决赛的最终道次信息。

中国队詹佑铭位于第六道上,苏屿则如前一天所预料的一样,再一次被随机抽选到了最外道的位置上。

而除了中国队之外,余下的6名决赛参赛选手还有两人是同属于一支队伍的,就是日本队的高木明智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