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女生耽美>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32.032 全族北上 昼伏夜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032 全族北上 昼伏夜出(2 / 7)

刘二跟着帮腔,“要不是老村长让咱提前出城,咱恐怕都得死在城里。”

这话一出,族里人宛若都活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表达对老村长的敬意。

首先是二堂爷,“大壮,你爹为族人做的我都看在眼里,别说他活着,他死了也没人越得过他去。”

赵青牛也道, “是啊,四叔待我们晚辈如亲生骨肉,垄地,选种,施肥,手把手的教我们,我们不会忘的。”

“要不是四叔苦口婆心的劝我们逃荒,我们还在村里等死呢。”

一人一句,全是老村长的好话,赵大壮脸色有所好转,“我不会说话,要是哪儿说错了还请大家伙别往心里去。”

“不会。”众人异口同声。

毕竟他们说的实话,这些年,老村长的确为族里做了许多事。

二堂爷问,“接下来怎么打算?”

赵大壮看向梨花,梨花挺起腰板,不卑不亢道,“收拾行李,继续赶路。”

“啊?”抱着亲家痛哭的老方氏两眼发黑,“我们刚到呢。”

梨花凌厉的看着她,“你要是想休息,我们给你腾地。”

在来青葵县的路上老村长就多次强调粮食要先紧着族里人,老方氏这种亲戚,肯定是要往后排的。

赵家众人不敢违抗老村长的意思,自发套车抬棺材去了,妇人们也赶紧擦了泪,卷竹席的卷竹席,抱釜的抱釜,拎锄头的拎锄头。

一众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老方氏顾不得身体不适,跟着弯腰卷竹席,趁机套老秦氏的话,“大郎说你们带了粮出来?”

难怪三娘那般镇定,竟是有存粮啊。

她东瞅瞅西看看,视线锁定几个箩筐,“在筐里吗?”

老秦氏斜眼瞅她,“赵家的事少打听。”

说着,从腰间抽出两根细长的草将竹席绑好,“四娘,抱到外面去。”

女儿刚回来,须在族人面前多露露脸才行,尤其是在梨花面前。

等赵四娘接了竹席,她交代道,“我看三娘的竹筒好像没水了,你给她装点去。”

她指着釜边的一个涂了黑炭的木桶,“装那个桶里的。”

梨花还小,喝烧开过的水更好。

赵四娘脸上还挂着泪痕,正要答话,被老方氏抢了先,“我去吧。”

老秦氏蹙眉,“三娘认识你吗你就去?”

老方氏信誓旦旦,“认识,出城那会我头晕就是三娘让她家长工扶我的。”

她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知晓实情的赵四娘反倒不敢让她往梨花面前凑了。

她找理由,“娘,你辈分高,三娘怕是不好意思接你的水,这事还是交给我吧。”

赵四娘抱着竹席出去,很快空手折回到梨花跟前,“三娘,竹筒给我,我给你装水。”

刚和赵广安说上话的梨花下意识摸向腰间,手刚碰到竹筒,赵广安就一把抢了去,“没水了?阿耶给你装。”

梨花看向赵四娘,后者略显局促,手指着背后,尴尬道,“那我…我忙其他了啊,三娘你有啥事叫我。”

梨花知道她有意讨好自己,善意的笑了笑,注意到她草鞋磨得毛毛糙糙的,温声道,“族里牛车多,待会你带着孩子去车上坐会儿。”

赵四娘感激一笑。

这话被老方氏听了去,赵铁牛他们刚套好车她就爬上去坐着,甚至还极其嚣张的说,“三娘让我坐的!”

赵家众人眼里,三娘的意思就是老村长的意思,因此没人反驳,可赵铁牛是个例外。

他讽刺老方氏,“三娘让你坐地上吧!”

这辆车要放老太太最宝贝的棺材,怎么可能让外人坐?他哼哼哧哧的把人拽下车,“其他地待着去!”

老方氏没见过如此蛮不讲理的赵家人,扯着嗓门就要骂人,赵铁牛深吸一口气,恶狠狠威胁她,“不走我揍人了啊。”

三娘心思通透,怎么可能看得上老方氏这种人,赵铁牛问隔着两头牛的刘二,“三娘同意四娘婆婆坐车了?”

“怎么可能。”刘二喝了半碗鸡汤就出来套车了,他屈着膝,背朝着两人,“三娘只让赶路累了的赵家姑娘坐车。”

老方氏暴跳如雷,“你胡说。”

“不信你问三娘子去。”

老方氏的脚底磨起了水泡,双腿又酸又软,加上一路没吃东西,饥肠辘辘的,根本不想再走,便打发明四进去问梨花。

明四也想坐车,阔步进了庙里,然而很快就灰头灰脸的出来,“娘,四叔说牛车是赵家的,只允许赵家人坐车。”

老方氏看看整装待发的众人,再看空旷无际的山野,脑子一晃,晕了过去。

“娘。”明四大惊失色,“救命啊。”

这当口,摆明故意装晕吓唬人的,赵铁牛不上当,“都这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