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历史军事>自贡盐枭> 第9章 一路南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一路南下(1 / 1)

成都东门外。

邓大伟带着资州、内江的袍哥、村民们正在攻城,他们打着白虎堂的旗号。他们一律白布包头,黑布绑脚,背挎大刀,手拿火枪筒与清军激战着。

邓大伟身先士卒,骑着一匹枣红马,左突右窜,打退了一队又一队的清兵。

突然城门大开,杀出一大队清兵,迅速对邓大伟的部队形成包围之势。

正在危机时刻,龙啸天带领王昌海的天宝山弟兄及时赶到。他们一律披着绿袍,红巾缠头,打着天宝山的旗号杀到。

天宝山的浑水袍哥,个个能枪使棍,且凶狠老辣,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很快就打退了清兵的包围。

激战了几日几夜,终因城墙高筑,清兵据城不出,久久攻城不下。

“妈的,这些缩头乌龟就是不出城。”王昌海大骂道。

“邓大哥,我们粮食不足,装备也不精良,这样久攻也不是办法。”龙啸天见各路义军都伤亡惨重,皱起了眉。

“龙老弟,有所高见?”邓大伟赶紧问道。

“我们带着义军向州县发展,先夺取州县,再合围成都如何?”龙啸天深思后说道。

“好,我也正有此意。撤,我杀回内江,资州。”邓大伟马上召集部队,撤出成都。

“好,我带领天宝山的弟兄去威远、富顺、荣县、井研一带。”龙啸天召集部队宣布道。

王昌海本意想杀回叙府、泸州,那里毕竟是他的老巢。他听龙啸天分析威远、富顺、荣县一带盛产井盐,粮产丰富,富商云集。且属于四川内陆,清兵驻防薄弱,属于易攻之城。

王昌海这次带领弟兄下山,本就煽动弟兄们再也不回天宝山,要在城里安营扎寨,成为一方霸主。听说可以去攻城掠寨,还是富庶之城,早就按捺不住,好不高兴。

龙啸天带领天宝山的弟兄撤出成都,一路南下。

杜鹏云和刘大勇带领贡井和自流井的盐工、船工和搬运工,也浩浩荡荡地开往成都。他们一律穿着白马褂,下穿盐工们特有的找腰带的短裤,白布包头,只是白布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盐字。

他们在仁寿遇到撤出成都的龙啸天和王昌海。

两支部队会合,大约两万人。革命军正式树旗四面,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们将保路之面目揭去,打出了同盟革命军之旗帜。

龙啸天和杜鹏云带领革命军,所到之处势不可挡,清兵巡防团节节败退。他们连克仁寿、井研、犍为、威远、富顺,荣县等十余州县。

王昌海带兵驻防威远县,刘大勇驻防富顺县。杜鹏云驻守荣县。

王昌海最为得意,他将县令拘于县城民团巡防所。巡防团的清兵投降的投降,跑的跑,一下没有踪影。

老百姓也是欢呼雀跃,像迎接大英雄似地欢迎革命军,街上锣鼓喧天,彩旗飘飘。

龙啸天秉承“逐清吏、别署同志,一新政令,首义实天下先。”他嘱咐王昌海和张五爷,设立军政、民政、财政、交通各机关,驱除清吏,施行文书全启用新印。

王昌海笑着说:“龙大爷,我做事你放心。”

“好,约束你的部队,不准扰民,不准抢劫。时刻谨记我们是遵循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同志军,不再是山匪流寇。”龙啸天郑重地说,但话里透着冷峻。

“是,是!托你龙大爷的福,我们现是同志军。”王昌海有些不满,恼怒地说道“我们牺牲了那么多兄弟,你龙大爷不要卸磨杀驴就行。”

“何谓同志军?同为天下苍生的武装部队。你多想了,革命正是用人之时。将来我们还要攻下成都,那时你王昌海就是开国元勋,人民英雄。”龙啸天哈哈大笑,亲热地拍着王昌海的肩膀以示安抚。“威远县交给你们了,我去其他地方看看。”

龙啸天策马而去。

“瘟神终于送走了。”望着龙啸天远去的背影,王昌海如释重负。张五爷有些不解地望了望,什么也没说。

王昌海一下成了人民英雄,威远县的士绅和富商们轮流做东,请吃,陪喝,陪玩,受人尊重,万民敬仰,好不风光。想当年,他们虽名为浑水袍哥,实专干杀人放火抢劫的勾当,贩卖烟土,走私私盐的勾当。那是被清吏衙役追得东躲西藏,老百姓恨得也是咬牙切齿。如今俨然成了一方诸侯,好不惬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