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女生耽美>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 72 章 派出法庭(一)(大修)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2 章 派出法庭(一)(大修)(2 / 4)

宋濂道,“他们的判决书上写着:如不服本判决,可向林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冯胜听了默默点头,“原来如此。”

对区县法院的判决书不服,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这就是说,中院可以改区县法院的判决书?

那同理,上面的最高院和高院……

朱标笑了笑,“我记得当初姜海蓝解释认罪认罚制度,他们的犯人若是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就相当于保证了将来对判决不可以不服,不可以上诉。”

李善长颔首,“正是。若犯人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还要上诉,则检察院会上诉,上诉加刑。”

姜海蓝是这么说的。

按照她话里的意思,原本犯人上诉,“上诉不加刑”。

但检察院抗诉,抗诉可以加刑。

话题有点扯远了,不过总的意思是中院可以“管”区县法院。

朱棣看向他爹,“这个派出法庭挺有意思的。”

朱元璋也这么认为,他点了下头表示赞同。

天幕上的

县城那么大,法院办案件的法官再多,每个人手里也是很多案子要处理。

对离县城远的地方的乡村的百姓,要了解确实不如对县城范围内的百姓。

但设置派出法庭,坐镇派出法庭的法官管几个乡镇的案子,更方便法官们对接当地干部,处理派出法庭范围内的案件。

听起来,法官们办案子真的不只是办案子。

朱元璋心想,否则根据案子和证据下判决就是了,可姜海蓝说,法官联系乡镇干部做调解。

为什么这么说?

他又很快想明白了,一个乡镇,或者一个村的乡亲,能有些什么矛盾?

不都是那些邻里之间的事吗?

房子,地,柴火,鸡鸭牛羊……

但既然是乡里乡亲,肯定还是希望他们不要因为一些矛盾闹得老死不相往来,法官和当地干部都想他们化解矛盾,重新和好。

朱元璋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

姜海蓝将车子开到了派出法庭门口。

她拿起自己的文件袋,打开车门下了车,在脑子里说道,【当当当当,这是就是派出法庭。】

【你们一定想不到,】她穿过水泥铺的坝子,走向那栋楼,【这栋楼里只有一位庭长,嗯,庭长就是法官,一位法官助理,一位书记员,一位法警。】

【如果是在法院的话,一位法官只有一间办公室,但在派出法庭,他们四个人有一栋两二四层的楼!】

一整栋楼!

进门处安装了安检门。

姜海蓝自然是介绍了一下这玩意是什么。

【可以检测过这道门的人有没有携带金属物品,比如管制刀具,如果衣服里、包包里有匕首,过门警报就会响起来。】姜海蓝“说”:【我给你们讲过嘛,有些被告因为对原告起诉他不满,因为对法官判决不满,可能会做一些危险的事情。】

提前测出谁携带了管制刀具,就可以提前处置。

许明辉那家伙当实习律师的时候,曾在法院碰到过被告携带管制刀具的情况,把他吓了一跳。

但所幸门卫发现得早,没出事。

——

大明君臣们看着宽阔平整的坝子,看着坝子里那一面五星红旗,看着那栋二层楼高的房子。

朱升下意识地看着他们陛下,被朱元璋淡淡地扫了一眼。

朱升:“……”

他立即收回视线,羡慕地望向天幕,天哪,四个人二层楼!

这都不是一个人几个房间,这相当于一个人一层楼啊!

简直不要太爽!

想想他们平时的办公区域……

朱升的眼神愈发炙热。

其他大臣自然也是羡慕不已,四个人一栋楼啊!

怎么还能这么爽!

但是陛下肯定不愿意花钱给他们扩建办公区域。

尤其上次姜海蓝直接说了,宋元明清都缺木头,

他们陛下可喜欢这句话。

要是向陛下提扩建的事,陛下必然双眼一蹬,“缺木头呢,修什么修?”

接着姜海蓝提了安检门。

大明君臣:“???”

大明君臣:“!!!”

徐达目瞪口呆,“他们那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稀奇的东西啊?”竟然还有能够检测出是否在身上、包里揣了刀具的门!

怎么会有这种门?

那门是怎么做的?

李文忠没忍住叹了口气,“这门可真是好啊!”

要是他们也有这种门,一定把办公区域和家里都安上!

那什么刺客之类的,还能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