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3 章(1 / 2)

晨起读书半个时辰,楚灵均兄弟两个用完朝食便赶往郑家私塾。路上,兄弟两人还会就学业上的问题讨论,只不过楚灵岫问的多,楚灵均尽量为弟弟解惑,遇到兄弟两人都疑惑的,便到了学堂上请教夫子。

郑夫子先给楚灵岫四人讲解、布置功课,楚灵均便研墨,提笔将昨日所学的大学章句默写出来。等楚灵均写完的时候,郑夫子也差不多讲完了,便给楚灵均单独教导一会儿。对于四书五经,郑夫子是要求弟子先通读背诵,然后才进行讲解,他觉得圣人所说的读书千遍,其意自明,是很有道理的。

好在楚灵均的记忆力力还不错,虽然不甚理解,但背诵的速度让郑夫子很满意。他现在已经不适合在启蒙的班里学习,可是基础班的进度又超了楚灵均一年,郑夫子便让他先在这里坐着,打算每日下午放学后和旬休的时候单独教导楚灵均,以便能让他尽快追上基础班的进度。

因着楚灵均兄弟近日学习刻苦,连带着朱高平几人也一起努力。这些变化都让郑夫子和三人的家人欣喜不已。

待郑夫子离开去下一个班级授课,楚灵均便偶尔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又把上一世的眼保健操交给了小伙伴们。毕竟,在这个没有眼镜和飞秒手术的时代,一旦近视可就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弥补了。而科举考试动不动就把人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几日,没有好的身体根本撑不住。

午时休息,师娘给不回家的学子们准备了热汤,楚灵均几人各自盛上一碗,就着早上带来的糕饼一起吃了。

这个年纪总觉得精力旺盛,饭后肚子被填饱,几个人一起说说笑笑就又恢复了活力。楚灵均也不急着去读书,先带着弟弟一起散步活动,偶尔朱家兄弟也一起跟着,在私塾院子外走走玩玩。

这样的平静的日子持续了几日,就又被突如其来的一件事儿给打断了。

……

从剑南州至西平县的官道上,一行人骑着马正急速奔驰。

马蹄掀起的尘土纷纷扬扬,好半晌,空中漂浮着的灰尘才再次落下。官道上又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往来的客商和百姓们继续赶路。

不大一会儿,又过来两辆马车,车夫手持长鞭不时地催促拉车的马匹。

官路上的行人又是一番避让,有人对着远去的马车问同伴:“州里出了什么事?我看过去的两波官爷,急匆匆的赶路。”

同伴也是摇头不知,几人胡乱地猜测了几句,又纷纷转向别的话题。

打头的一队人,正是来州里采买督办万寿节节礼事宜的锦晟和汴京、剑南州派来的侍卫。

后面两辆马车中,则是去州里献万寿糕的孟县令一行人。

五日前,孟县令带上令人打造好的两套制作万寿糕的厨具,带着人去了州里。待知州腾出空来见他的时候,孟县令便把做好的万寿糕令四人抬着送了过去。

知州见了大喜,太子派下来的年轻官员虽然只是从七品的录事,远比不上自己的品级。可据汴京的消息,此人是这两年跟在太子身边颇受重用的,一旦山陵崩,那么太子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太子身边人官位一定会水涨船高。至于齐王,虽然小动作不断,可目前为止到底是名不正,自己又不是那边的死忠,也不需要拿命搏上位。

知州便直接让人抬去见锦录事,这次,自己既能在圣上那里露脸,在太子这边也能有个认真办差的名声。

锦晟见了先是惊喜,后是担心。如此精美的寿礼是否造价不菲,是否有伤民力,自己这差事不仅办的让上面满意,更要不伤害百姓的利益才行。便先代自己感谢知州办差辛苦,又旁敲侧击的问起来东西的来源和制作方法,这时候知州便让一直在门外候着的孟县令进来说明经过。

孟县令在两人面前虽然适当地夸大了自己的功劳,却也不敢将其他人隐去,都简单介绍了。

而锦晟却有些怀疑,这竟是县中私塾先生教育的几个孩子先做了出来要为陛下献礼。

孟县令见锦晟面露怀疑,赶紧仔细解释了,又把所有参与的人员名单呈上,锦晟一边看一边点头,夸赞了孟县令用心。可看到名单最后,一下子呆住了,因着排在倒数第一和第二人的名字分明是楚灵岫、楚灵均。

“敢问孟知县,这最后的两人你可认识?”锦晟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的声音。

锦晟虽然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太失礼,可知州几人还是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

孟县令首当其冲,见到锦晟一改刚才谦谦君子的温煦模样,整个人紧盯着自己,双目含泪,不知是福是祸。

“并不算认识,只是听说这兄弟两人都在县里的同一家私塾读书。”孟县令斟酌着回到道。

锦晟这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刚才就算是天大的巧合,遇上两个和自家外甥们同名同姓的人,可这两人也是兄弟,那么事情几乎板上钉钉了,这就是自己和姐夫误以为去年丧生在洪水中的亲人。

“知州大人,请恕我失礼。实在是另有隐情,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