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6 章(1 / 2)

距离周峰上报有倭寇藏匿疑似盗匪的船上的事情过去不过一个月,再次有人上报到州里,这次是由宁远卫的千户直接上报给知州季文哲,一时间,州中人心惶惶。

这一次,东海州上下的反应出乎了石同知和周峰的意料。虽然石谦正上任的时间还不到两年,与这些同僚日常共事中也能了解他们的脾气秉性,而周峰心里就更加有数了,这些人大多无利不起早,在他们眼中,当地百姓的死活算得了什么。因而,对于季文哲几人的过度反应,两人总觉得这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季文哲特意绕过石谦正两人,让两人留守州里,没有他的命令,绝不可以私自外出。然后,由季文哲亲自带领州中部分亲信,宁远卫千户也带了部分人,直接巡视海防。

结果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季文哲带人路过大登县,迎头碰上几个倭寇带领盗匪正攻打县城,双方经过激烈交战,季文哲手下的官兵和卫所的人死伤近三分之一,然而,盗匪一方全部被击毙,无一活口留下。季文哲对外宣布盗匪都是亡命之徒,被包围后死活不肯投降,无奈之下,为了保护大登县二十几万户百姓,只能将这些人就地格杀。

战事的经过由知州和千户各自写折子上报朝廷,因着这也算是大胜,朝廷得知后一边使人嘉奖,一边也要派人过来核实,以免有人谎报军情,或者杀良冒功。而来人正是当时的都察院佥都御史宋则远,现在的吏部尚书,齐王的岳丈;不过,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石谦正的同年,两人关系还算不错,在石谦正的印象中,宋则远虽然是世家出身,却有真才实学,为人处事也还算公正,两人这些年陆陆续续的通信不断,算是石谦正为数不多的朋友。

宋则远等到命令出发之前,特意写了一封信给石谦正,向他询问了这件事是否知情,并请求他帮助自己核实。

石谦正收到老友的书信,原本就对整件事情心存怀疑的他,马上叫上周峰一起去核实,结果让两人毛骨悚然。

原来被杀的那些所谓盗匪,根本就是当地的盐民,只不过因为石同知的行为,让那些人错误地高估了当地官员良知。在被当地的县太爷和手底下的人剥削的活不下去后,决定写状纸,上告到石谦正那里,却因为消息泄露,被知县提前得知,派人拦住了他们。而知县处理的也相当了粗暴,直接打杀了领头的几人。这些人虽然被镇压下去,却并不死心,他们中也有聪明人,见知县这么怕他们上告,知道他们唯一活路的就是继续找石大人陈述冤情。哪知老天不长眼,竟然又一次误打误撞的告到知州季文哲门下,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底下人之所以敢这么猖狂,就是因着州里最大的官员季文哲才是幕后之人,是这些人真正的保护伞。

季文哲见这些人决心不死,他倒不是怕石谦正,而是怕事情闹大了对自己的官途影响不好,进而影响到自家姐姐。因着自己父亲的官位,他的姐姐才能高嫁到定安侯府,如今姐姐正怀着第二胎,说不定就是未来的侯府世子。定安侯魏无羡还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魏贵妃长兄,魏贵妃所出的齐王备受圣上喜爱,说不定以后就能登上那个位置,那么自家一定会水涨船高。自己绝不能因为这些贱民的生死而影响自家的富贵,打定主意后,季文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安排手下人做局,干出这种天怒人怨的事。

周峰也算是卫所的老人,又知道他的这些同僚们哪个爱财如命、嗜酒没命的,没费多少功夫就把事情的真相套出来大半。和石谦正两人一分析,整个事情的真相就被理的清清楚楚。

这一次,季文哲所做之事,实在是超过了两人的底线。因而,石谦正打算把整件事情和手中掌握的一些证据全部上报给同年宋则远。由于周峰对于宋则远的为人不了解,因而免不了担心,毕竟这件事的牵扯实在太大了,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引火烧身。可石谦正对宋则远还是很信任的,一再安慰周峰。

半个月后,宋则远一行人终于赶到东海州。官面上的事情谈完后,他果然在私底下和石谦正碰面,自然也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对于这一切,一开始的时候同样让宋则远不敢相信,他实在难以想象当地的父母官竟然有这样大的胆子,做出如此恶事。

对于季文哲的关系网,宋则远可比石谦正两人了解得多,他知道不能轻举妄动,否则不然不能让恶人受到制裁,还有可能把自己这些人装进去。他先是表面稳住了季文哲等人,又拜托石谦正几人在暗处继续收集证据,务必要把此事办成铁案。同时,他还偷偷给家中的父亲写信,寻求家族的帮助。

哪知道这个时候魏贵妃和圣上正在为齐王选正妃,宋则远的父亲收到儿子的来信,老奸巨猾的他敏锐地察觉这是自家人再上一步的机会。而季文哲从东海州搜刮来的钱财,有大半都通过魏无羡给了魏贵妃用来打点的消息他也使人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于是,宋则远的父亲亲自登门拜访了魏侯爷,将事情隐晦的说了。魏无羡和魏贵妃都是人精,立刻就明白了宋家的打算,不过几日,就在宫中名正言顺地办了一场花会,请了许多人家的夫人带着适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