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离京(2 / 3)

着,可祁铮现在这样子看着根本就不打算守约。

可候车厅的广播正巧在此时响起,她不得不赶紧从他怀抱中挣脱出来,快刀斩乱麻结束对话。

“好了,早知道我就该提前通知你的。”唐念之说,“放心好了,能找到你这样的不容易,我会好好珍惜的。你担心的事不会发生。”

“真的?”

“真的。”

她在老家根本就可能和哪个男人发生关系,唐念之很珍惜自己难得找到的情人。

祁铮还是不太想放手,在他的有限认知里,没有哪家的小三做得比他还没安全感的。

他控制不住地想索要更多:“你回家后每天给我打一个电话,我要确定你这边的状态。”

“山里信号经常不是太好,我尽量吧。”唐念之也不是不想尽量维持好彼此的关系,但每天打电话在她看来是很浪费话费的事,他们村里装宽带网线的人家很少很少。

唐念之说完转身拉着行李箱就走了,期间无论祁铮站在原地注视了多久她的背影,她一次都没有再回头。

从北京到黔西山区坐火车需要两天多的时间,中途还要转车一次。

等在他们县里的简陋火车站停下时,唐念之感觉自己的骨架都要坐散了。

“念之!”

唐念之眯着眼望向站台外,她没想到居然是他来火车站接自己。

“韩老师!怎么是你过来了?!”

唐念之兴奋地拖着行李箱朝着一个戴着无框眼镜书卷气浓郁的文质青年走去。

韩书临含笑接过唐念之的行李箱:“我最近正好休假,校长临时有事让我来接你一趟。念之,你看上去在北京过得不错。”

青大食堂有补贴,再如何也不会饿到学生。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识多了整个人的气质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唐念之现在头发又黑又多,个子也长高了些,眼神坚定神态自若,和刚刚上高一时候瘦弱不堪的黄毛丫头简直是天差地别。

“嗯,我一直都记得老师你当初对我说过的话,上了大学也不能松懈,现在每年我都有拿奖学金,保研的事也算十拿九稳了。”

“能在青大拿奖学金可不容易,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为人师表,所期望看到的也莫过于现在这样了,韩书临就觉得过去的努力都值得了。

“校长他老人家还是不愿意退休吗,现在身体怎么样?我这次回来给他带了点补品。”

韩书临和帮学生提着行李往外走:“校长那人你还不清楚,每年能见到你和你说说话就已经够高兴了,哪还要你乱花钱买东西。”

事过三年,唐念之到现在还是他们高中的一个传奇。每次暑假她回老家老校长都会亲自派人到车站接她,然后为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安排一场宣讲会。

高中母校过去给予她的帮助无法用言语衡量,唐念之每年也都很乐意回去看望老师。

“没关系的,我现在手上还算宽裕,在北京做家教很挣钱。”

唐念之告诉韩书临自己现在一小时的家教薪酬,这个数字放在她们这样的落后贫困小县城里,无疑是十分炸裂的,就连对金钱并不十分看重的韩书临也隐隐倒吸了口气。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当真不假。

“今天你也累了,我先把你送回家去,等过两天,学校那边安排好了,再来接你。”

唐念之欣然同意,韩书临同样也是名校毕业,自己是他上山支教带的第一届学生,更是曾经一度将她从失学边缘拉了回来。

后来山里通路,孩子都被送到镇上县上,他才随着学生一同走出大山。

两人之间的师徒情谊比一般人之间更深厚些,路上你来我往地聊了一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唐念之她们村口。

姥姥姥爷是一早就知道她今天要回家的,早早就安排了家里的小辈轮番到村口的水泥路上守望。

“姐姐回来了,姐姐回来了!”

唐念之刚下车,表妹和其他孩子围了上来。

“老师,那我就先回家了,改天请你到家里吃饭,你路上注意安全。”

如今村子外已经通了水泥路,但盘山公路行车的危险程度依旧很高,不是驾龄足够的司机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

“嗯,过两天见。”

唐念之早早在火车站里就换好了新衣裳,回家的路上经过的家家户户都探出头来看她。唐念之从他们复杂又羡艳的眼神和窃窃私语中,忽然觉得自己和这个从小长大的故乡有了割裂感。

“念念啊!”

还好等到她拖着行李箱站在家门口时,姥姥熟悉亲切的叫唤声又将她拖进了故乡。

“姥!姥爷,大舅,大舅妈……”

姥姥家的两个儿子今天也都没出去做活,早早就忙碌着买菜做饭准备好了一大桌子菜肴等着唐念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