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女生耽美>金氏钗黛—解红楼金书>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宝玉和湘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宝玉和湘云(1 / 3)

关于元春非贾家女儿,以及康熙被换子一事,大家都或多或少觉得惊奇,有些疑问。

其实我觉得这种事情发生在古代宫廷并不奇怪。就比如海兰珠,我就认为她很可能根本不是孝庄的亲姐姐,海兰珠深得皇太极宠爱,肯定长的很貌美。

科尔沁那么想跟爱新觉罗联姻,如果她是孝庄亲姐姐,家中有这么好的资源,早就送来联姻了,怎么可能二十六岁才送来给皇太极。而且皇太极那么迷海兰珠,一定是比她妹妹和姑姑另具一番风情。

估计是不知从哪搜罗来的一个美女,认成自己女儿送来的,为了巩固科尔沁的地位。

就好像明末,危机四伏,田贵妃的爹还到江南,四处给崇祯搜罗美女。想想也知道,贵族家里哪有那么多美女,就好比慈禧把自己侄女嫁给光绪,光绪看都不看一眼。

另外生活在后宫的妃子,如果得到帝宠还罢了,如果既不是特别受宠,家庭背景也一般,好不容易被皇上宠幸,又正好怀上了,也许一生就这一次机会。

如果生下皇子,日后做了皇上,那就是太后,就算做不了皇帝,做个亲王郡王的母亲,也是享不尽的尊荣。如果生的是女儿,在那个时代那基本等于没生。

一旦错过的机会,下半辈子就会在凄清惨淡中渡过了,富贵险中求,所以总有人会铤而走险,有一次就有第二次。

更何况满清入关,很多汉人都想着反清复明,坐江山坐的是汉人的江山,周围都是汉人。

金庸的祖上是满清包衣,他写的《书剑恩仇录》说乾隆是陈家人,琼瑶和金庸是亲戚,她写了梅花烙,也是生了女儿,换子的情节,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言归正传,关于湘云和宝玉的缘分,其实作者一直都有伏笔。

前文提过湘云的意象之一是鹤,在怡红院,就有成对的两只仙鹤,文中描写怡红院景色时,总要提到这两只鹤。

第二十六回,贾芸去拜访贾宝玉,他走进怡红院:【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

第三十六回,宝钗来到怡红院时,发现里面【鸦雀无闻,两只仙鹤在芭蕉下都睡着了。】

如果探春是蕉下鹿,那宝玉和湘云就是蕉下的这对鹤。

另外宝玉有两个小厮的名字分别是“挑云”、“伴鹤”。

“挑云”:挑史湘云

“伴鹤”:伴史湘云

宝玉写诗也会写到他院子里的鹤:

“苔锁石纹容睡鹤”、“松影一庭惟见鹤”。

另外怡红院里还有一株女儿棠。贾政带着贾宝玉和众人进大观园,来到怡红院,见院里:

【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哪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

芭蕉代表黛玉之梦。

小说一开头,甄士隐家就有芭蕉:

【忽听一声霹雳……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忘了对半……”】

黛玉代表日,薛系代表月,黛玉之梦就是白日梦。

芭蕉夜雨最伤情。

贺铸有诗《题芭蕉叶》:“隔窗赖有芭蕉叶,未负潇湘夜雨声。

红楼梦里,竹梢蕉叶上的雨声,正契合黛玉还泪的主题。

【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一时又羡他有母兄,一面又想宝玉虽素习和睦,终有嫌疑。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浙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闲,方渐渐的睡了。】

西府海棠是女儿棠,所以不止代表史湘云,另一半是晴雯。

宝玉寿辰抽花签时,史湘云就抽了海棠花签,偏是先由黛玉掷的骰子:

【黛玉一掷,是个十八点,便该湘云掣。】

湘云抽到的海棠花签:【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里面有“泛崇光”三个字。

所以当初有人给怡红院起名“蕉鹤”和“崇光泛彩”:

【一客道:‘蕉鹤’二字最妙。“又一个道:”‘崇光泛彩’方妙。

“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

“蕉鹤”就包括黛玉和湘云两个人,可是崇光泛彩就只指湘云一人,众人都说“崇光泛彩”好,唯独宝玉说:

【宝玉也道:”妙极!“又叹:“只是可惜了。”

众人问:“如何可惜?”

“宝玉道:”‘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