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都市言情>穿越之我是汉武帝他娘> 第182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1 / 2)

梁国将士一边玩命,一边骂娘。

终于,听说周亚夫出兵了,玩了个玄的,劫了吴楚的粮草,又因判断得当,击溃了联军的猛攻。

窦婴麾下的栾布等大将,也把相对弱小的赵与诸齐,收拾了一遍。

吴王刘濞一看,大势已去,向南逃到越地,最后走投无路被迫自杀。

只用了三个月,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就平息了,带来祸乱的七国之王悉数自杀。

刘启龙颜大悦,在前大殿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论功行赏。

平定七国,梁王刘武有一半的功劳,周亚夫和窦婴有另一半之功,所以封周亚夫为条侯,窦婴为魏其侯。

窦太后听闻,心里安慰,窦家终于出了个靠军功封为彻侯的功臣了,就是不知道刘启什么时候兑现曾经的诺言,立梁王刘武为皇太弟?

刘启正毫不吝啬地大肆对刘武赏赐,不仅赐了一面无上荣耀的天子旗,还把黄金一车一车迤通东出,以助战后满目苍夷的梁国重建。

至于太子之位,尚在考虑中,帝国储君,兹体事大,当然不能一拍脑门,说喜欢谁就让谁做,要是发生当年始皇帝酷爱幼子胡亥,立之,毁国,怎么办?

谁功劳大就让谁做?

开了此头,以后关东藩王们以自相残杀为戏码推荐出一个光彩夺目的平叛英雄,或故意引匈奴兵南下,再联合歼之,仅为了有战功能争帝位......大家整日琢磨这些,大汉岂不永无宁日?

难道不是谁合适谁来继承帝位?无子,始皇帝在众多庶子中不按年龄筛选本是对的,错的是他看走了眼。

至于谁能做自己的继承者,儿子们尚幼,暂看不出来,搁置一段时间吧。

盛大的芍药花簇在窗帘外摇曳,王阿渝轻点庖台上的菜肴,李尚宫进来禀道:“夫人,咱们窖中的酒没了,要不去少府讨要一些?”

过去几个月来,刘启忧心关东之乱,经常跑来饮用不少,或让苏小鱼直接搬走给朝臣用,竟不知不觉把私造的菊花酿给搬光了。

也因朝务伤神,刘启不像前些年那么闲情逸致,饿了渴了就跑来猗兰殿吃喝一顿,嘴一抹又走......这些天来竟养成了习惯。

今晚也会来的。

“要些陈年杏花酿来,快去快回。”

李尚宫诺了声,出门不过片刻,便又急急复进来,“夫人,程良人来了。奴婢刚拐弯到宫道上,就看到她带着一个皇子......第几皇子,没来及看清。”

王阿渝一愣,难道小野猪又打刘端了?

现在刘端已经打不得,他都被封王了!

“备茶汤!”

王阿渝放下衣袖,连忙提裙出门,就看到程良人带着一个人高马大,背着弓箭的儿子走进院来,便赔足笑脸热情迎上去,“程良人大驾光临,哎呦,这天多热,快进屋,有新煮的花茶汤,真是时候,来尝尝!”

然后也注意到跟来的是刘非,去关东打了一仗,人晒黑了,也魁梧了,虽一脸稚嫩,却是战功傍身了,“江都王,这些天圣上都在夸你呢,说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智勇双全的儿子!”

刘非连忙拱手行揖礼,对王阿渝这个曾经救过他一命的恩人甚是尊敬。

程良人则脸上发了光,一把抓住王阿渝的袖子,也不进屋,就在院里撑着,“圣上真夸我家刘非了?”

王阿渝心道:这是不是来找茬的?

刘启真的夸过他,当时正焦虑地向关东派将,像窦婴还故意托大推诿之际,膝下诸子中只有刘非一人站了出来,说愿为父亲而战。

刘非也是所有兄弟们中最喜欢弓马枪戟的,平时就跃跃欲试。

刘启当然龙心大悦,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不能打,是一回事,但危急关头有心去替父亲担一份责,是另外一回事。

当即就封了这个第五子为将军,编入窦婴的队伍。

为什么编入窦婴的队伍,因为周亚夫夫根本不要,在他看来皇子出征,起的是鼓舞人心的作用,真打起来会拖自己后腿,自己的队伍都是以命搏军功的,皇子需要什么军功傍身么?

要是伤着或没了命,自己就是胜了,以后也别想受到皇帝重用了。

窦婴是守荥阳的,监视赵齐兵向而已,相对安全。

但没想到,刘非却非浪里虚名,真到前线,根本不是缩在坊城里,而是身先士卒,直接击吴,所向披靡,还真能打!

回来后,就立了功,受到刘启的嘉奖,把吴国属地封给了他。

“真夸了,快把您的儿子说成国士无双了!”

刘启真没少夸,可这句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