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丝路小货郎(18)(1 / 2)

黛玉正梦见自己和爹爹,娘亲一起在院子里玩,登时感觉地动天摇,下一秒眼前的情景破碎,睁开眼,便看见贾秀推着他。

“夫君,该上朝了。”

她举着灯盏,灯盏明明灭灭的,外边黑漆漆的。

哎!这都什么事。

板着脸爬起来,然后丫鬟已经都烧好热水了,各个都喜气洋洋的。

黛玉纳闷。

“你们都不困吗?”她问完还打了个哈欠。

“不困,老爷现如今都能去上朝了,可见老爷深得皇上看重,即便在皇商之中,这也是头一份的。”

也是,自打有了实际的职位,有些好处简直收到手软。

“便是我们这些丫头,在外边也有脸呢,如今兰姨娘在荣国府可得脸面了,便是老祖宗也会关照几分。”

黛玉“......”

贾秀也殷勤了几分“夫君如今干的都是大事,若是做成了,该多好啊,妾身将资料整理好了,您且看看。”

黛玉翻了翻,发现贾秀添上了许多这些年姑娘们的收入和创造的东西,还有许多从海外引进的设计。

“原本这些都是我自个要留下,等我死前刊印出来,好叫所有人都知道我贾秀的名字。”

她眼神发亮,熠熠生辉。

黛玉看着她眼底的青黑,意识到这人竟然一晚没睡。

轿子里究竟是不如家里舒服,冷风往轿子里灌。

人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冷晨三点左右,黛玉到了午门。

如今年尾宴刚刚过去,着急回乡探亲的都走了,就剩下京官,零零落落的。

昨夜熬夜写得折子在袖子里揣着。

黛玉忍不住跺了跺脚,脚冻得麻麻的。

“哎!”

昨天的大义凛然,今日被冻的魂魄升天。

【这便是打工人的日常吗?】

【下定决心做某件事,接下来面对的不是大事,而是无穷无尽的琐事和工作。】

“眼瞧着要下雪,结果没下。哎,这最后几天上班了,若是陛下给个恩准,这不就能凑个长假。”

黛玉微微侧身,看了一眼说话的人。

是岳钟琪,岳将军。

好你个浓眉大眼愿意为陛下肝脑涂地的岳将军。

身边是年羹尧,年羹尧和别人站姿便不大一样,大开大合的,他身着朝服,站得笔直。

旁的都裹着衣服,他批了个披风,没有系紧,风把厚厚的披风吹起来。

瞧着更威武了。

“岳将军在东北执勤,莫非天天躲懒,到了京城竟然还嫌冷。”

岳钟琪哂笑道“这不废话,那嘎达冷,这嘎达也冷。”

说完,他便缩了缩脑袋,将自己裹得更紧了。

年羹尧尚且还和岳钟琪讲话,其余老臣,分开站立,各自有各自的圈子。

“冷大人,来来来,给你一个热水袋,暖暖手。别擎着,到时候受苦的是自个。”

岳钟琪走过来,和黛玉说着话。

不一会,又一辆车到了,是个中年男人。

“是李卫。这小子好运道。”岳钟琪羡慕道。

“当初也是捐了个员外郎,陛下看重他,如今是云南的布政,如今江淮盐政估摸着就轮到他了。”

李卫到了之后,拱手给诸位大臣见礼,然后默默站在了一边。

李卫,黛玉念叨着这个名字,这是能臣啊,给皇帝管好了盐政,五年边升任为总督,一品大员。

这原本也是父亲要走的路线。

对比着两人的人生,唯一一点不同便是,李卫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而林如海,与贾史王薛又关系密切。

他走得通,父亲走不通。

因为皇帝会疑心,而贾家未必不疑心,指不准,他们还会觉得,林家借着国公府的威名行事呢。

鄂尔泰、张廷玉、隆科多一个个都在。

【上朝————】太监拉长声音,鞭子挥舞着。

数十秒之间,刚才散乱的队伍便整齐了,然后陆陆续续往进走。

黛玉落在后头,看着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往里去。

走动起来了,便不冷了。

再加上心头火热,有这么多青史留名的同僚,便觉得还可以忍受。

黛玉捏了捏袖子中的奏折,心里有点忐忑,因为她,她不仅仅写了陛下授意的扩大科举,建图书馆,还添油加醋写了不少玩意。

什么建女学,什么女科举,乱七八糟的。

这些青史留名的同僚们会怎么评价呢?

他们会同意吗?

陛下会怎么想呢?

这些黛玉心中没有一个准信。

即便雍正是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