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烟花忆>历史军事>华夏通史> 第四章 中国为何没有像西方那样的工业革命时代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中国为何没有像西方那样的工业革命时代(1 / 1)

古往今来,中国人讲究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无以成大事。 中国的近代史是屈辱的,西方世界则独领风骚,其根本就是工业革命使得西方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工业文明给西方生产力带来的空前提升。

由于欧洲近代中心论的影响,以当代人的视角,几乎所有人会认为欧洲经济文化在相当长时间以来,一直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的。 其实不然,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前相当长时间,相对于亚洲和北非鲜有任何技术性优势。

1.经贸方面

英语中不少名词,例如海关、仓储和交易等这些重要商业术语,都是来自于阿拉伯语。 阿拉伯人在长期的经商的过程中开辟了欧亚贸易大通道把整个大陆市场联结了起来。 对于整个人类商业活动模式也有很大影响。由于印刷术方面的先进性,在中国的唐朝也产生了飞钱此类汇票,宋朝产生了法定货币交子,比西方早了六七百年。

2.政治方面

欧洲国家的集权程度与世界任何其他地区相比都算很低的,神圣罗马帝国小邦林立,极盛时有两千多个主权邦国(大部分为骑士领地) 法国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也就是法兰西岛(ile de france),而剩下的地区则是伯爵、公爵领地。 甚至法国最重要的贸易集散地香槟大集市,君主也是难以直接染指的,国王和伯爵领也常常会爆发冲突

反观中国,早在秦朝就实现了大一统,即使有分裂的时期,也十分的短暂,总体上是一步步走向中央集权。

与中国相比,欧洲地缘战争频发,以至于无法给资本主义萌芽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3.宗教方面

基督教对比佛教和伊斯兰教也鲜有优势。 相反,基督教给欧洲带来了欧洲三十年战争,对欧洲生产力产生了毁灭性打击。 这场战争导致德意志地区男性劳动力损失过半,当时欧洲人民对于宗教认同感远远胜于社会公民意识。

与此相比,唐武宗灭佛这样的重大宗教事件,在中国人眼中,根本不足挂齿。

既然欧洲在经济、政治、宗教方面,都不占优势,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蛮荒之地的欧洲,诞生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工业革命,造成至今西方世界仍然领跑全球呢?

第一点,我们要谈到西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西欧除了法国东南部小部分地区以外,都不在地震带上,尤其是英国,全境都远离地震带。 同时西欧在历史上也很少受到洪水的影响,这些因素有着卓越的意义。 洪水、地震此类天灾,与瘟疫、战争这样的人祸不同。 前者通常对于受灾地区的生产资料、基础设施等破坏比较严重。 举个例子,嘉靖年间关中发生相当于高于现在里氏八级的地震,波及十余个省份,地震中心的几个县塌陷了进去,民居官舍荡然无存,桥梁等基础设施毁坏严重,这场地震不仅仅使得灾区水位下降,彻底摧毁了当地灌溉系统。

而人祸和瘟疫,虽然会造成人口大量减少。但劳动力的损失,可以通过大概一到两代人可以补充回来。

况且幸存者有能力通过耕种自给自足的,甚至可以因祸得福,根据习惯法继承到宗亲的资产,这就是最自然的原始资本积累。 然而,自然灾害对于基础设施毁坏带来的后果则没有那么简单,一旦基础设施此类生产资料被破坏了,必定会长期影响到当地人口的生存状况。

即使能够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后果,也将耗费大量劳动力和社会财务成本。 例如关中大地震,在当时没有技术性手段去解决农业供水问题,导致了大量农业人口的外迁。 又例如十三世纪由于灌溉系统的破坏,伊朗和伊拉克地区衰退了好几个世纪。

第二点,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尖端人才教育上的差异。

科举考试在中国经历了一千余年的历史,学而优则仕的想法和士农工商这样社会阶级的排位,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 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普通人进入上层社会的主流通道。令人惋惜的是,一千余年间中国的科举考试八股文,从来无关科学技术。

十七到十九世纪的法国诞生了十大数学伟人。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使得力这种物理现象,量化解决了机械上的许多技术性难题。

除了牛顿以外,英国井喷出了一大堆统计学大师。

正是18世纪初期,英国最高等学府剑桥牛津开始开设例如几何学的科学课。并且此时英国本土能保证平均每四千多人就拥有一所学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